现在没有硬性规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所有的固定资产都可以没有残值固定资产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回收的残料价值。主要是在固定资产丧失使用价值以后,经过拆除清理所残留的、可供出售或利用的零部件、废旧材料等的价值。从会计的角度来说,固定资产使用期满后,残余的价值减去应支付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后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属于固定资产的不转移价值,不应计入成本、费用中去,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采取预估的方法,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到固定资产报废时直接回收。 固定资产净残值的确定是企业的一项会计政策,是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实际中存在固定资产没有回收价值和处理价值的,净残值就是零。 从税法的角度来说 2008年1月1日前,国家对残值率的规定是内资企业不低于5%,外资企业不低于10%,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生效以后不再硬性规定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第五十九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生效以后不再硬性规定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即,所有的固定资产,企业都可以自行规定为没有残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第五十九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根据上述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可以看出,两者对于固定资产残值的比率没有规定具体标准,都是允许企业自己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估计,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随意确定的任何比率都会被认可,估计的比例要有合理性才行。企业不能为了计算的方便将残值定为零,除非是到期后确实可能没有价值。
固定资产中的无形资产都是没有残值的。像是电子产品因为更新换代较快且报废后一般无收入等,也可以设置残值率为0,即没有残值。
固定资产残值
解释: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回收的残料价值。主要是在固定资产丧失使用价值以后,经过拆除清理所残留的、可供出售或利用的零部件、废旧材料等的价值。
核算方法:
固定资产残值在会计科目中,通过设置“固定资产清理”对其进行核算。实际收回的残值,借记“原材料”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确定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时,一般先扣除预计残值,然后确定折旧率。从固定资产的原值中扣除预计残值后,再加上预计的清理费用作为应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未来的残值一般采用预计净残值率数值的办法来确定。
国家没有规定,这是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本身是否有残值,在企业制订的会计政策中明确的,也就是企业制度。有些是要董事会批准的。
残值率是公司制度规定的。
一般来说,无形资产都是没有残值的,比如软件之类。
电子产品因为更新换代较快且报废后一般无收入等,也可以设置残值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