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杂菌污染是菌种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应高度重视。如果出现杂菌污染现象,应根据污染的不同情况、特征,分析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正品率。
造成杂菌污染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如果杂菌发生在接种块上而其他地方没有,这多是因使用的接菌工具没消毒彻底或是使用的菌种不纯造成的。使用的接菌工具灼烧灭菌时不彻底,在接触菌种块时就会使菌种块沾上杂菌。在生产中这种情况引起的污染量一般不会很大。而菌种不纯带菌造成的污染往往是较大量的发生,污染的菌种瓶和栽培袋常常聚堆。因此,严格无菌操作和严格地检查所用菌种的纯度是十分重要的。
(2)仅在培养瓶和栽培袋靠近封口的料表面出现杂菌,而其他部位未出现污染。这是由于接种室、接种箱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过程不严格而造成的。如操作工具及手等消毒不严、接菌中瓶口、袋口敞开时间过长、瓶口袋口消毒不好等,使操作中带入了杂菌。发现这种情况应严格检查接种室、箱是否漏气、消毒药品是否适量、灭菌时间是否够、无菌操作是否严格等。
(3)菌种培养料上、下、左、右不同部位都有杂菌发生,是由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造成的。这种污染量常成批量的发生,是造成生产中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应高度重视。
(4)菌种瓶袋在培养后期料面上出现杂菌。如果封瓶口的塑料盖或菌袋塑料膜未破损,则往往是培养室的环境不卫生、空气中杂菌孢子多造成的。在高温高湿季节和通风不良的场所也较易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