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所说的白带应该是散布在鱼身上的白色粘液吧,像是没有了体色或者掉了鳞的那种感觉。
其实这是鱼体受伤,细菌进入鱼的皮肤,大量分泌毒素和粘液导致的,还会粘连气泡。
与白点不同的是,白点病是一种小瓜虫,粘在鱼体表面,大小非常一致的小白点,像盐粒那么小,你说的肯定不是白点病。
你说的其实是水霉病,初期只有一部分鱼体感染,有一点白布,菌丝深入鱼体中开始生长蔓延,直至长满整个鱼身,鱼得此病的明显症状是体色暗淡,全身有不规则白色,不爱游动,有时会在水面或者水底面壁。
水霉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病,应该隔离治疗,如果不是高档鱼建议捞出扔掉吧,虽然比较残忍,但至少降低了整缸鱼被感染的几率,缸内加入千分之三的盐,提问至30°以上,如有条件应该捞出单独治疗,去买鱼药,水霉灵或者甲基蓝,按照说明使用,记得充氧,水霉会快速消耗鱼的能量,使鱼严重缺氧而死。
以上皆为个人经验,绝非转载。
白点病,白点病并不可怕,较好治愈。
看一些网友对自己心爱的鱼儿得了白点病总是很焦急,不知如何下手治疗,于是便想把自己治疗鱼儿白点病的体会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个人的体会,白点病好治。
一日,偶然发现自己的鱼得了白点病。
症状:
1、首先是蓝鲨身上出现少数白点,由鳍发展至全身,后来蓝鲨鳃红,腹下有血丝;
2、不几日,一缸鱼全部感染白点,肉眼可见,逐渐增多;
3、鱼儿蹭缸,呆滞,不爱进食。
分析原因:
1、新买的一条蓝鲨可能是传染源;
2、几日前大量换水,水温迅速降低。
治疗过程:
1、重点病源鱼——蓝鲨。捞出单独放入治疗缸,加入孔雀石绿(以缸中水显淡蓝色为宜),浸泡15分钟,两天中泡了三次,鳃红好转;
2、同时,把鱼缸中的水抽出一半(便于升温);
3、把加热棒的温度调到32℃,注意观测温度计,缸内温度应保证在30-32℃之间;
4、鱼缸中加入甲基蓝,加入量以缸内水显微蓝色为宜,持续3天,每天都加;
5、第四天,鱼的白点明显减少,再巩固两天。
6、第五、第六天将鱼全部捞出,放入治疗缸,用孔雀石绿液浸泡15分钟,这时鱼的白点病已经好了;
7、把鱼缸中的水抽入另一治疗缸,控制温度,不要低于30℃,鱼放其中;
8、鱼缸消毒。浓盐水,越浓越好,浸泡擦洗鱼缸;
9、加水加温。在消过毒的鱼缸中加入之前已经困好的水(经过除氯的水)至正常水位,温度升至30℃;
10、放鱼;
11、逐渐降温。每天最多降2℃,降至鱼所适应的正常温度。至此,可以完全放心了,白点病好了。
经验总结:
1、新买回来的鱼一定要消毒;
2、鱼缸水温一日内不能起落过大,上下不能超过2℃;
3、发现鱼儿生病不要着急,及时科学治疗。
4、治白点病有效办法:加温为主,辅以孔雀石绿缸外治疗,甲基蓝缸内治疗。
病了,试着把温度调到30度。也许过一阵会好。 白点不需要用药的。只要温度上来就可以了。
皮肤病
多大鱼缸?换1/3的水,然后下庆大霉素。
按1米的鱼缸下4瓶的标准,看你鱼缸适合下多少。
把温度调到30度!~
坚持一个星期看看有没有好转。
白点病,升温,下药,换水,不过新手很难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