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分析,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4.7克,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黄里,也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固醇类、蛋黄素以及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
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每百克可高达1705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别是老年人对吃鸡蛋怀有戒心,怕吃鸡蛋引起胆固醇增高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鸡蛋中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对胆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个鸡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会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应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肠的消化,造成浪费,还会增加肝、肾负担。每人每天以吃1~2个鸡蛋为宜,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鸡蛋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品,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对于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因为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以消化。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还应提醒的是,切莫吃生鸡蛋,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好,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鸡蛋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一个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最重要的是含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
鸡蛋能为我们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重要的微量元素。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0%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1、1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6%的维生素B9、8%的维生素B12。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近年来,国内外营养学家和医学家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了新的评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健脑利智。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只要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就行了。
二是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
三是防治动脉硬化。
四是预防癌症。
鸡蛋中含有15%的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
五是延缓衰老。
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鸡蛋。
因此,鸡蛋应是饮食的重要成分,鸡蛋很容易烹饪、咀嚼和消化,而且价格很便宜。吃鸡蛋实际上没有浪费,因为鸡蛋皮的重量微不足道。鸡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烹饪,它几乎适合于做成一切形式的食品,无论甜的还是咸的,如调味剂、面条、蛋糕、布丁、蛋白酥、饼、饼干、冰激凌和餐后甜食等。鸡蛋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对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消化。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
适量吃些吧!
理由1:健脑益智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被吸收后释放的胆碱可避免智力衰退,并改善记忆力。
理由2: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有修复作用。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还可促进细胞再生,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加代谢和免疫功能。
理由3:防止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理由4:预防癌症
鸡蛋中的维生素B2可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鸡蛋中的硒、锌也具有防癌作用。
理由5:延缓衰老
人们称鸡蛋为“理想的营养库”,原因在于它含有人体中几乎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
误会鸡蛋六宗?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白铩?
误区1:常吃会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细腻,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还可释放胆碱,它可以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2:生吃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因为生鸡蛋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误区3
:产妇多吃鸡蛋好处多
怎么会呢?产妇分娩,体力消耗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也随之降低。大量食用鸡蛋反倒增加肝、肾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过多摄入还对人体毒害较大,会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4:红壳蛋比白壳蛋营养价值高
不会。蛋壳颜色是蛋壳在生殖腔中形成的色素沉积而成。据实验证明,同等条件下喂养的鸡,产下的红壳蛋和白壳蛋所含营养成分完全一致。
误区5:茶叶蛋味美健康
不对。刚煮好的茶叶蛋味香,不假。但实际上,茶叶蛋含酸化物质,与鸡蛋的铁元素结合容易刺激胃肠,以至影响消化。
误区6:“功能鸡蛋”会更好
正确食法应该是缺什么吃什么。市面上富含锌、碘、硒、钙等各种“功能鸡蛋”的问世让世人看花了眼。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食功能鸡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缺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因此,选择功能鸡蛋要有针对性。
聪明吃鸡蛋
鸡蛋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生吃为40%。由此看来,煮
鸡蛋是大众喜爱的食品,鲜鸡蛋所含营养丰富而全面,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被人们誉为“理想的营养库”。不同类型的鸡蛋其营养成分略有差别,主要营养成分有:
(1)蛋白质鸡蛋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每100克鸡蛋含约13克蛋白质,两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150克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质的消化率与牛奶、猪肉、牛肉和大米相比也是最高的。鲜鸡蛋含的蛋白质中,主要为卵蛋白(在蛋清中)和卵黄蛋白(主要在蛋黄中)。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因此吸收率相当高,可达99.7%。
(2)脂肪每100克鸡蛋中含脂类10克左右,大多集中在蛋黄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多,脂肪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
(3)氨基酸鸡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别丰富,而谷类和豆类都缺乏这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将鸡蛋与谷类或豆类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后两者的生物利用率。
(4)其他营养成分鸡蛋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钾、钠、镁、磷等,但钙相对不足。所以,将奶类与鸡蛋共同食用可营养互补。鸡蛋中维生素A、B族维生素也很丰富。
不会对身体有影响,多吃鸡蛋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研究发现,吃进身体的鸡蛋的胆固醇和人体血胆固醇高低关系不大。鸡蛋的钠、糖、嘌呤含量很低,可以放心吃。患有胆囊炎的朋友,最好少吃蛋黄,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发烧的宝宝也是可以吃鸡蛋的,只要对鸡蛋不过敏就好。
鸡蛋的具体功效如下:
1、补充优质蛋白
鸡蛋的优质蛋白仅次于母乳,一个鸡蛋中大约含有7克蛋白质,其中又包括人体所必须的八种氨基酸,用来补充营养太完美。
2、保护视力
眼睛要保护好,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的食物少不了。鸡蛋中这两种成分都有,能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伤害,降低中老年人患白内障的风险。吃鸡蛋对用眼过度的电脑族也大有益处。
3、提高记忆力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卵黄素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作用。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促进大脑发育,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iknow-pic.cdn.bcebos.com/267f9e2f070828381f59e546b599a9014c08f10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67f9e2f070828381f59e546b599a9014c08f10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67f9e2f070828381f59e546b599a9014c08f10f"/>
扩展资料:
常见食用鸡蛋方法:
1、蒸煮鸡蛋
少油少盐,对身体最好。蒸煮带壳鸡蛋时,如果想要让蛋白硬、蛋黄软嫩,用大火煮最好,能让蛋白快速凝固,如想要让蛋黄硬、蛋白软嫩,用小火。煮蛋前先在水里撒点盐,煮好后方便剥壳。
2、煮荷包蛋、蛋花汤
煮荷包蛋和蛋花汤能最大程度保留鸡蛋的营养成分,又不会含有过多的油分。水沸后下锅,再调小火煮熟就行。
3、嫩煎荷包蛋
和水煮的相比,鸡蛋过油后,营养会损失不少,热量也会增加。煎荷包蛋的时候,少油,最好用小火,蛋清凝固后,撒点热水,盖上锅盖后,用小火慢煎2分钟即可。
4、炒鸡蛋、鸡蛋煎饼
炒碎的鸡蛋会被油分包裹住,鸡蛋中的胆固醇会被充分氧化,威胁心血管健康,所以,炒鸡蛋以及用油加工过的鸡蛋最好少吃。
参考资料:/sc.people.com.cn/n2/2018/1023/c345167-32189533.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鸡蛋的好处竟然这么多!">人民网:鸡蛋的好处竟然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