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正桥两端有4座70多米高的桥头堡。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梁原拟采用从苏联进口的低合金钢,但由于后来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供货方面规格不能满足结构要求,而此时南京长江大桥工程已上马施工,鞍山钢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提出在保证钢材韧性和塑性的前提下,在大型桥梁对钢材要求的容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地降低些强度,使成品合格率得到了成倍的提高,终于为这一钢种制定了符合桥梁使用的“16锰桥”技术规范,保证了南京长江大桥钢梁的需要。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正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
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平面曲线部分采用“曲桥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线拼装,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线梁。 桥址地质复杂,分别采用4种型式,位于浅水面覆盖层深厚墩址处,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穿越深度达54.87m,在国内首创记录,在基岩好而覆盖层较厚墩位处,选用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并首次采用大直径3.6米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柱;在基岩较好,覆盖层较厚,但水位甚深的墩位处,采用首创的浮式钢沉井加管柱的复合基础;在水深、覆盖层厚,但基岩强度较低的墩位处,采用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为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 利用钢气筒充、泄气来浮托纠编,清基潜水作业深达65m。
不是,它属于钢桁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