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学咏春拳,学的小念头是姚氏咏春。但感觉就小念头这一块就与叶氏的差距甚大。有人说姚氏就是劲撑

2025-05-20 14:22: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咏春是一种练柔为刚的南拳(与太极拳练刚为柔的理念恰好相反),其技击理念是“消打”,讲求快、准、狠的防守反击,发劲迅猛、反应快速方为上乘。叶氏小念头初入门宜松、宜慢,其目的有二:一是防止毫无基础的人将劲练蛮了,以后再也难以发出迅猛的寸劲、弹抖劲(弹簧力);二是延长站桩时间,练习下盘稳定力(南拳很讲究下盘的稳定,此为发劲时所谓腰马合一的根源)。
  也就是说,松、慢只是初级的咏春,快捷刚猛、寸劲和弹力十足的才是高级的咏春。你看到的姚氏小念头发的是很大的“劲”而不是很大的“力”,对南拳有一定基础和水平的人都知道“劲”和“力”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另外,我估计你看到的叶氏小念头是入门示范套路,所以松、慢,但绝非一些人瞎吹的“越轻松、越没劲,就证明小念头打的越好”,这纯粹扯谈,千万不要相信,以免误入歧途!!你可以看看叶问生前在其香港居所示范的那段小念头录影,其桥手进出同样是快捷迅猛、干净利索的,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寻桥发劲可以沉稳一些,但到了标指则一定必须要发出迅猛、暴烈的寸劲,否则练成废拳,有姿势无实际(就像空姐练咏春一样)!
  如果你纯粹自学且主要目的是打斗防身,但没有什么南拳基础的话,我建议你学练叶系香港梁挺咏春,简练、实用,容易上手。

回答2:

哈哈, 你说你自学的是姚氏小念头, 我想你学的是陆柏钧的视频教学吧?

其实不管是姚氏还是叶系, 那些师傅们所打的动作都是同属于咏春一脉中的分支源流的, 至于要说谁的更正宗, 谁的更好, 或者说谁教的动作跟最原始的咏春拳最像, 现在已经无法考究了.从武术传承这一角度来说, 他们的动作都是对的.
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 即使是同一个派系的咏春拳师傅, 不同人教的动作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不知道的人以为咏春拳的动作" 大同小异" ,其实要我说, 应该说是" 小同大异" 才对. 这些嘛,等你以后深入去学练就知道了...

再说, 所有武术的动作本来就是用来打的, 咏春拳也不例外!
初学者练习小念头, 究竟是应该以很大的劲去练习,还是应该以放松的方式去"玩"? 对与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就是, 两种方式都要去练! -------当然这可能跟某些师傅的观点不一致, 却是实战武术训练的不二真理!
在小念头的动作训练时发劲打出是为了体验真实搏斗的感觉; 而放松放慢去练习, 是为了调整手臂的正确姿势,把手的动作放好, 同时训练大脑的与神经中枢的意识, 锻炼身心的内壮强大.甚至为下一步的激烈打斗做准备!初学者可以将这两种方式穿插去进行训练.

再有,不同派系之间的小念头打什么动作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你在训练动作的是后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咏春拳每个流派之间的动作相差如此之大,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同的人在训练咏春拳空击搏击的时候, 大脑中的实战意识不一样.也就导致了打出来的动作千差万别.至于谁的动作更实用,哪个师傅教的动作更好?那就要你学成之后自己慢慢感悟了......

以上,我主要从武术和咏春拳的实战与速成训练的几个角度\方面回答了你的问题, 其中很多都是别人不敢告诉你的. 而且,全部都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兄弟我打字很辛苦, 用了整整一晚上的时间.......
( 以上绝对是本人原创的回答, 复制必究哦~ )

回答3:

咏春是内家拳,练习的时候,要放松,只有在松的状态下,劲道才长进,我平时打小念头时,打下需要5分钟左右,要做到心平气和,上虚下实,因为本人练习陈式太极拳多年,咏春对我来说是小太极,太极走的是大圈,而咏春走的是小圈,动作不要太快,也不要太用力,你只要把握好松与紧的关系和方式,就可以了,不要太快,快了反而没味道啦,练的是意,而不是形,练形时,先形而后意,再意形相随,这是一个过程,

回答4:

我是练彭氏咏春的,你上面提到的咏春除了寸劲,弹劲之外还有个鞭劲和整劲,我的教练以前说过其实叶准叶正和姚祺这些人都很差劲,他们打的咏春根本不会发力,真正咏春的发力最主要是要打出整劲,可以去看看网上他们三个打套路的视频,第一打拳是只用肘发力,第二踢脚是只用膝发力,根本不懂咏春的发力方式和方法

回答5:

你先用全力去打 先紧后松 不然的话先松很容易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