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元酸

2025-05-10 08:18: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二元酸是指1mol该酸能在水中有电离出2molH离子的能力的酸。你要区别:
1,几元酸中的“几元”通常情况下的确与化学式中的H元素的个数是一致的,但是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为化学式中的H不一定就构成——OH 结构,不一定就是可电离的H。比如甲酸(结构简式伟HCOOH,化学式为CH2O2)中,只有羟基——COOH中的那个H才是可电离的,所以他是一元酸,不是二元酸。
2,这里的“可电离出的H离子”指的是酸在一定条件可以电离的H,或者说这个H属于——OH理论上可以电离出来的H,与电离的程度没有关系。比如,碳酸(H2CO3),他主要发生第一步电离,电离出一个H,并非两个H都能在水中电离出来,但这两个H都属于——OH部分,理论上是可以电离儿显酸性的。又比如,偏硅酸是一种极弱的酸,中学阶段连他第一步电离度不考虑,但他仍属于二元酸。总之,这和酸得强弱没有联系,只看“可电离”的H数目,不管在水中他究竟电离了多少。

回答2:

楼上回答是常见的错误,很多同学都认为酸中有几个H就是几元酸。其实,一元酸是一个酸分子能电离出1个H离子的酸,则二元酸就是一个酸分子可电离出2个H离子酸。CH3COOH,HCOOH, 这些可是一元酸,你能说它是四元酸,二元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