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多数科学家公认,在宇宙中存在着四种力:第一种是引力,它是一个物体(或粒子)对于另一个物体(或粒子)的吸引力,是四种力中最弱的一种。第二种叫做电磁力,由于它的作用,形成了不同的原子结构和光的传播。第三种是强相互作用力,它把原子核内部各个粒子紧紧地吸引在一起。第四种是弱相互作用力,它使物体产生某种辐射。
早在17世纪,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G·枷利略,曾以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挑战亚里斯多德的经典信条。他在高高的比萨斜塔上,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铁球同时投下,结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他得出结论说,任何物体,不管是一个铁球还是一根羽毛,如果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其加速度必然是一样的,因而必定同时落地。他的这一观点,直接推动牛顿总结力学三大定律,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
可是,这一300多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终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个以美国物理学家费希巴赫为首的科研小组,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质量的物体,在真空中实际上并不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费希巴赫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在物体下落时除了受到引力的作用以外,还受到一种尚不为人知的力的作用~~
宇宙中的第五种力——旋转力
第五种无形的旋转力,得到旋转力作用于有形物质的数学表达式-旋转力定理,也得到旋转力与万有引力的能量比值式(4e^3)/(π^3R^3)及形态比值常数为4/π^3。应用定理、能量比值式、形态比值常数对地球绕太阳形态变化进行计算时,得到与观测值相吻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