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体育差生对学习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使体育差生明确学习体育的重要性,使他们理解体育学习对自己的文化学习和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而又长远的影响,促进他们把要我练变成我要练,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增强体育差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教师不要过分营造相互竞争和比较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过分营造这样的氛围,体育差生的“帽子”难于摘除。其次,教师要重视体育差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为此,教师可与体育差生商定一个个具体明确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达成每个学习目标的同时具有成功的体验和愉快的感觉。再次,改革只重视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即将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与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内容的评价结合起来进行,促进体育差生更积极地学习和锻炼。
(3)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差生往往在学习一定难度的教材时会产生怕苦怕累以及畏难情绪,经常会逃避学习和练习。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通过让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完成各种练习来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品质。
(4)根据体育差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体育差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寻找适合体育差生的练习方法,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上取得进步和发展。
(5)重视发挥好班级体育骨干的作用:体育差生往往与教师的关系较为疏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注重保护其自尊心之外,还要重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让体育骨干在课上主动与差生结成互帮互学的对子,努力帮助他们完成任务,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心情舒畅地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