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的意思是奋发图强,使祖国更加繁荣强大。振兴中华出自于孙中山的《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广大中华儿女团结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前赴后继。时至今日,这一口号仍然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孙中山在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同时,阐述了如何“振兴中华”的问题,详细如下:
1、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扶大厦之将倾”,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2、要“振兴中华”,就必须进行反清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3、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政治革命,“创立合众政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原为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现指奋发图强,使祖国更加繁荣强大。
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将广大中华儿女团结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前赴后继。时至今日,这一口号仍然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扩展资料:
一、出处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孙中山在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同时,还阐述了如何“振兴中华”的问题:第一,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扶大厦之将倾”,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第二,要“振兴中华”,就必须进行反清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第三,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政治革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为此奋斗了整整40年,将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贡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二、相关历史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拓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努力让祖国富强起来,以不再受侮辱,扬眉吐气。
使中国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