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在做生物饲料?

2025-05-07 18:24: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独一无二的创新技术 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猪低蛋白日粮饲养技术,是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的最新应用技术成果,其创造性地将氨基酸营养理论、净能体系和猪场精细管理实践相结合,从代谢实验室到万头规模养猪场,历经九轮饲养试验,研发出饲料厂专用猪低蛋白日粮核心料(1%)和规模猪场专用低蛋白日粮预混料(4%),生产实践证明,对体重20千克以上的商品猪,日粮与NRC标准对照低4%粗蛋白水平,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包括采食量、日增重、肉料比、瘦肉率等关键指标)。 本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可显著节约蛋白质资源、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有效减少氮排放,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早在95年,已故的著名营养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胜基金的创始人,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主任李德发教授的导师--杨胜先生在我国首先提出“生态营养”(Ecological Nutrition)的概念,以期在降低成本,提高畜产品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人类创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自2007年6月至今,豆粕涨幅度每吨已经超过2000元,仅豆粕这一项使每头猪成本增加了100元,每个单位豆粕蛋白的价格已经达到了100元以上,因此在保证猪正常生长和酮体品质的前提下,使用低蛋白日粮对养殖业具有重要价值。 本公司依托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这一强大的科研平台,吸收中国猪营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时刻跟踪世界猪营养学研究的前沿进展。经过科学严密的验证,推出与猪低蛋白日粮配套的预混料产品的技术方案,竭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科学,经济,高效的服务。 氨基酸营养新概念--低蛋白日粮,以高科技引领健康养殖 低蛋白日粮是指将日粮蛋白质水平按NRC推荐标准降低4%,以高科技,引领健康养殖业,通过添加价格适宜的合成氨基酸(氨基酸 蛋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小肽,微生物制剂等降低蛋白原料用量来满足对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既保持有效氨基酸的平衡)的一种日粮。 低蛋白日粮=/=低氨基酸日粮,氨基酸营养与净能模式是生态营养的高科技产品。 依据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日粮,可以使日粮氨基酸组成达到最佳平衡,从而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节省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根据豆粕,玉米的净能成本,过量的豆粕将被用作能量使用是极不经济的,建立在氨基酸平衡净能基础上的低蛋白日粮,能更准确的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低蛋白日粮与净能体系基酸效 4%猪低蛋白日粮专用配方: 原料 阶段 5402HA小猪(20-50kg) 5403HA中猪(50-80kg) 5404HA大猪(80-kg至出栏) 玉米 74 63 76 62 78.8 63 小麦(次粉) -- 12 -- 16 -- 18 豆粕 16 16 10 10 5 5 麸皮 6 5 10 8 12.2 10 4%预混料 4 4 4 合计 100 100 100 猪消化能KCAL 3226 3198 3170 粗蛋白质% 14.1 12 10.3 钙% 0.61 0.52 0.46 磷% 0.42 0.38 0.35 实验料肉比 1.8—2.0:1 2.2—2.5:1 2.8—3.0:1 日增重(g) 750--800 850--900 900--1250 低蛋白日粮专用预混料--十年磨一剑 帮您每头猪多赚100元 低蛋白日粮的卓越效益: 降低饲料成本:每降低一个单位粗蛋白,相当于降低40/吨成本,每吨配合饲料降低200元成本,每养一头猪出栏,可以节约50公斤配合饲料。 提高养殖效益:帮您每头商品猪多赚100元,每100头规模猪场,每年多赚20万元。 节约蛋白质资源:日粮蛋白水平每降低%1,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2.8%。 利于环保:蛋白质每降低%1,总氨(粪氮和尿氮)排出量降低8%,排尿量减少11%,并且可以使尿氮排出减少47%,总氮排出减少29.3%能量排出减少4.4%,缓解养殖业排污对环境的压力,将成为今后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三低一高: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18977331976

回答2:

【1】生物饲料
世界范围内开发的生物饲料产品已达数十个品种, 已成为一个较大的产业, 主要包括饲料酶制剂、饲用氨基酸和维生素、益生素(直接饲喂微生物)、饲料用寡聚糖、植物天然提取物、生物活性寡肽、饲料用生物色素、新型饲料蛋白、生物药物饲料添加剂等。而我国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更加关注的则主要包括饲用酶制剂、益生菌、生物活性寡肽和寡糖等。
生物饲料的概念是近十几年才提出的,对其定义和内涵的认识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广义上,生物饲料应该包括除人工合成的添加剂以外的所有饲料或原料。早期有人提出生物饲料应包括一些新型的蛋白和能量饲料来源,如秸秆、羽毛、昆虫蛋白等。所说的生物饲料一般是指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 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 利用微生物工程发酵开发的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

【2】饲料高活性干酵母与单细胞蛋白酵母饲料不同,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饲料的。饲料高活性干酵母中的酵母是“活酵母”,酵母菌的水分控制在4-6%,菌体处于“休眠状态”。产品使用真空包装,隔绝了空气和水分,产品可以长期保持活性,一般可保存两年以上。当动物采食酵母后,酵母接触到肠道中的水分,马上就可以复活,发挥其生物功效。
这种酵母属于兼性厌氧菌,在动物胃肠道中能够消耗氧气,使肠道保持厌氧环境,因而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福邦酵母具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对胃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发酵过程中还可以产酸,促进饲料的消化,进一步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显示,在猪饲料中添加活性干酵母,胃中食糜内酵母复活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厌氧菌及双歧杆菌数明显上升。母猪饲料中酵母活菌数为每克1000万个时,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断奶平均日增重,并有提高母猪哺乳期采食量的趋势。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的研究则显示,当断奶仔猪料中酵母活菌数为每克2000万个时,可以显著提高断奶后一个月内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饲料系数。
饲料酵母应用推广几年来,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销量逐年增加,发展势头十分良好。
【3】由于单独的生物饲料产品功能相对单一,不能解决饲养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因此复合酵母应运而生。该产品以饲料酵母、酵母水解物、酵母免疫多糖等为基本原料,根据各种养殖动物的不同生理需求,设计配比,同时添加其他功能成分,复合而成的一类产品。该产品同时解决了诱食、改善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调理肠道等多种问题,在应用推广中取得了成功,销售情况十分良好。
【4】秸秆生物饲料编辑
秸秆生物饲料技术,绝对不是新名词,早在1989年我国农业部就将氨化秸秆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10项实用技术之一。2001年3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更被列入国家“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第三十七项。在全世界范围秸秆压块饲料、生物秸秆蛋白饲料内都是主流,而我国发展秸秆更有着无法比拟的资源潜力,我国农业秸秆玉米秆、水稻秆、麦秆、油菜秆、花生禾、甘薯藤等每年产量7亿多吨,为满足我国非粮型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难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可利用养分少,适口性差,在饲料分类学上归为粗饲料,所以好长时间不被重视,甚至大部分被扔弃或胡乱烧掉,难以产生经济效应,秸秆生物饲料技术就由此诞生,它的关键就是把利用率不高的粗饲料转化为利用率高的精饲料,为此在研发时,引入欧美先进生物技术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能迅速繁殖并高效分泌纤维分解酶系的工程菌,利用这种特殊的工程菌,在霉菌、担子菌、细菌及相关化学物质的综合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对秸秆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革命性的颠覆,使其所含的粗纤维降解为动物容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双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同时,在秸秆生物处理过程中还产生并积累大量营养丰富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其它有用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醇、醛、酯、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使饲料变软变香,营养增加,并含有多种消化酶、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能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刺激其生长发育,有些代谢产物对饲料还具有防腐作用(如乳酸、醋酸、乙醇等),能延长饲料保质期。成功解决了秸秆可利用养分少,适口性差的缺点。

回答3:

生物饲料的生产核心即微生物发酵,包括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因选用的微生物菌种不同,又分为厌氧和需氧发酵。相比而言,固体发酵投资少,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简易,操作更简便,适应性强,原料来源更广泛,因而更适合于生产。秸秆、糟渣饼粕类、血粉和羽毛粉等一般采用厌氧固体发酵法效果较好。以发酵棉粕的生产为例,固体发酵的制作方法如下:

(1)原料棉粕、玉米粉、水、糖蜜。原料前处理是指将原料粉碎或切碎至一定粒度或细度。棉粕一般粉碎到40~60目即可,比例可采用棉粕∶玉米粉∶糖蜜∶水=100∶5~10∶2~5∶40~60。菌液的添加比例依据不同产品而定(一般由发酵菌种的生产厂家提供)。

(2)菌种的活化与配制生产中一般选用商品化的专用发酵菌剂。如,益科乐、益生康等系列产品,主要由产乳酸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多种特殊筛选的富产多种生物酶和抗菌物质的菌株组成,按照(1)中所述的比例将玉米粉和糖蜜加入菌液,混合均匀,室温静置5~7小时。

(3)拌料将活化好的菌液与水、棉粕搅拌均匀,先加水搅拌片刻再加入菌液更容易将菌液混匀。拌好的料以“手握成团,落地能散”的状态为最佳。

(4)装料若采用发酵池,则铺平、压实,并设法将物料密封,防止发酵期空气进入,确保发酵质量。若采用发酵袋,则务必将袋口扎紧、封严。

(5)发酵发酵温度为28~35℃,厌氧发酵3~5天。使用发酵袋发酵,需要准备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的空间,尽量使袋子均匀受热。

(6)干燥可用气流干燥,也可自然干燥,还可将发酵好的鲜湿料直接饲喂动物。奶牛饲喂鲜湿料效果更好。

农户也可自行生产生物饲料。例如,益生康,可由农民简单地以0.1%~0.2%的比例加入到棉(菜)籽饼(粕)中,再按棉(菜)籽饼(粕)或多种饼粕的混合物∶水=1∶0.4的比例加入清水,混合均匀,在地上铺成3~5厘米厚,好氧发酵24小时,此时菌种会产生大量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能促进棉(菜)籽饼(粕)中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降解,其降解产生的氨基酸、糖类能促进乳酸菌的生长,然后将其装入厌氧池中贮存,在贮存过程中进一步发生酶解反应,并产生香味物质。经处理,不仅可脱去棉(菜)籽饼(粕)中毒素和抗营养因子,而且可溶性蛋白大为增加,饲用价值明显增加,利用率明显提高。

企业和农户生产生物饲料时,都应认真考虑微生物发酵剂的选择。市场上各种微生物发酵剂繁杂,使用者切记树立“株”的概念,即同样的菌种个体间的差异特别大。例如:同为植物乳杆菌,不同来源的植物乳杆菌之间生长力、黏附力、产酸、产酶、产抗菌物质能力有很大差异。选用的菌株不当,不仅达不到良好的发酵效果,并且耗能多,造成物料损失大。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厌氧和好氧工艺,特别是厌氧发酵具有保鲜和酶解功能,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