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育阶段(十五世纪前)
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
1、中国古代
谚语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爬,六坐”
《颜氏家训》
2、西方古代
(1)柏拉图《理想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
(2)亚里斯多德: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教育家,主张“教育遵循自然”.
(3)昆体良: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
(二)萌芽阶段(十五世纪——十八世纪中叶)
捷克大教育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
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杜德》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
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
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
(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中叶)
西方:
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
1、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学前教育学之父”.1840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
(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
(3)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
幼儿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是教育活动方向的把握者。用学前教育目标影响教师,使之具有明确和正确的目标意识,并以这种意识去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设计教育环境。因此,可以说对教育活动起真正指向作用的是扎根于教师意识中的教育目标
帝国主义时期中国根本没有普及学前教育,只有有钱人家的私塾。
帝国主义时期教育当然是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做什么都要先考虑帝国的利益。
私塾 学的是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