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求医

2025-05-15 03:18: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急性Q波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是主要发病机制。但近来已肯定炎症也是ACS发病的重要因素,炎症的致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鉴于ACS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用单一的线性思路不可能完全预测治疗措施的影响。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斑块动力学、血小板和凝血系统是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所有的抗栓治疗策略因影响这一反馈系统,应被认为有多重作用。
为便于临床工作,对静息缺血性胸痛病人,根据其初始心电图改变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二大类。ST段抬高者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是91%,敏感性为46%;所以大多数ST段抬高者将演变为Q波心肌梗死,这些病人需即刻再灌注治疗(药物溶栓或直接PTCA)。非ST段抬高者需进一步确定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抑或非Q波心肌梗死,这些病人通称为非ST抬高的ACS;此类患者需及时抗栓治疗稳定病情,同时进行危险分层,确定理想治疗策略。
一 危险分层
1 心电图 心电图可与病史和物理检查互补,是危险分层的核心。胸痛时应及时记录心电图,症状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强烈提示病人的症状为非心源性,而有ST段动态变化或T波倒置则强烈支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的诊断。单纯T波倒置是相对良性征象,比有ST段变化者预后好。近来已经认识到,初始心电图不仅能预测近期病程,早期ST段压低也是远期病程的高危因素。
2 肌钙蛋白 血清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是独立的、能与心电图互补的高危因素。无论心电图如何,肌钙蛋白升高者比正常者风险更大。肌钙蛋白在症状首发2-4小时后开始升高,12-14小时达到峰值。单次测量肌钙蛋白正常不能肯定无心肌损伤,连续序列测定可提高准确性。肌钙蛋白升高者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风险均增加。
3 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是高度敏感的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是ACS的另一个独立高危因素。CRP由肝脏合成,可由各种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触发。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CRP超过3mg/L强烈预示不良心脏事件。健康男性的基线CRP浓度也可预测远期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心血管病危险最高者(即基线CRP浓度最高者)从预防性阿司匹林应用中获益最大,提示阿司匹林的部分益处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多个旨在评定药物治疗对生化标志物的影响研究已在进行;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均能降低血清CRP,推测这两类药的治疗益处有可能是抗炎作用的结果。
二 抗栓不溶栓
尽管抗栓治疗的益处确凿无疑,但抗栓药物的选择和用法仍很混乱。普通肝素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抑制已形成的凝血酶;而抑制凝血酶的形成(抑制Ⅹa)的作用相对较弱。个体对普通肝素治疗反应变异很大,因此许多病人难以维持理想的抗凝强度。抗凝不足可能增加心脏事件风险;但抗凝过度同样增加病死率(仅部分与出血有关),这一现象的原因仍未完全阐明,但这些发现再次强调使用普通肝素应严密监测,维持aPTT在预定的靶值范围。

回答2:

托瑞特综合症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动作方面的神经性疾病。瑞特综合症(生物通注:Rett syndrome)是一种常发生在女童身上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患者出现类似自闭症的行为、运动控制能力的丧失、呼吸不规律以及骨骼问题。患瑞特综合症的女童通常在18个月后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回答3:

真不幸啊!深表同情!

回答4:

孩子小千万别耽误了 别轻视
要不长大捞下毛病回后悔一辈子

回答5:

可怜加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