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诸姬”是西周中期陆续分封的(主要是昭王、穆王时期)
在西周早期,周人的拓殖重心在旧殷商畿内地区,主要任务是压服“殷顽”,并剪除其同盟方国的羽翼。所以当时一些重要诸侯国都在这一带,如卫国(旧商都),又如齐国和鲁国在“大东”——这是殷商的同盟地区。
周人的人数其实是很少的,要控制人数和文化都比其多很多的殷人是不容易的,在很多时候,周人的殖民者分封到一处只有几百人而已,龟缩在城堡中,号称“国人”,而四周都是敌意未消的“野人”。汉水淮水一带还没有力量去控制。
到了西周中期以后,周的统治在中原逐渐稳固,开始在更大范围中拓展,昭王、穆王时期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时也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和保护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曾)、唐、蔡、应、息等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它们互为犄角之势,负责监视并阻断荆楚和淮夷、于越结盟,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