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放在光具座上,所以中间B位置一定放置凸透镜. 故答案为:凸透镜. ②根据图可知,像在光屏的上方,原因是没按实验要求,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把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以将蜡烛向上移动或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凸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③由图可知,A、B两点均在2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都成倒立缩小实像,但A点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B点,所以A点成的像最小; 由图可知,D、E两点均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但E点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D点,所以E点成的像最大. 故答案为:A;E. ④:如果选择焦距是40cm的透镜,当“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u>2f时,即物距大于80cm,此时f<v<2f,即像距大于40cm小于80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100cm”,所成的像位置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焦距是40cm的透镜,只能选择焦距是10cm的透镜. 故答案为:10. (2)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镜,横截面如图3所示,其正面B处成圆弧状,这时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物体放在小于焦距处,它能够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 故答案为:B;物体放在小于焦距处,凸透镜成放大正立虚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