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就是以系统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地配置与有效使用企业的资源,以降低成本、加速流程、提高品质为目标进而彻底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做好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生产管理就必须要使库存最小化,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实现顺畅地流动,由顾客的需求拉动生产,满足顾客需要,提高顾客满意度,把事情一次性做好,有效沟通、充分授权、团队协作,提高系统的柔性、市场的响应速度与应变能力,与供应链上的伙伴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创造持续改进的文化,追求尽善尽美。
现阶段,精益生产已然成为优秀生产管理模式的代名词,其终极目标是实现“零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1、“零”转产工时浪费——将生产过程中的品种切换与装配线转产的时间浪费降为“零”或接近为“零”。
天行健咨询公司发现,对印刷企业而言,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存在着切换产品和转变生产规格导致的工时浪费问题。若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浪费,就应根据生产特点进行科学控制。比如在不影响生产进度的基础上尽量安排规格差不多的产品进行连续生产作业;在切换之前预先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以减少停机进行准备工作的时间;就印刷材料特性来说,可考虑先印刷光泽度高、质量好的纸张,后印制质量稍差的纸张,这样不仅可有效避免印刷过程中出现质量弊病的概率,减少换单生产中清洁输墨系统的时间,而且可较好地提高印刷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
2、“零”库存——将加工与装配连接形成流水化作业生产,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从印刷行业以销定产的特点来看,大部分订单都不存在库存问题。但是,对于印刷企业自主开发、自行投入市场的产品,以及一些老客户的固定产品,若完全按照“零”库存计划,反倒容易增加生产成本。所以,印刷企业应根据产品需求,安排合理的库存,在减少开机频率、装版次数的前提下,批量增加印刷半成品或成品的数量,减少生产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所谓“零”库存,是要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特点,合理控制一个最佳的库存量,以起到实实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3、“零”浪费——全面进行成本控制,消除在制造、搬运、等待中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在印刷生产的各道工序中都会出现一定的损耗量,因此,下单时,一般都会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一定的材料损耗指标。损耗指标下多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下少了,生产的成品数量不够,还需重新下单开机生产,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人力和材料。因此,相关人员平时应注意搜集各工序的生产数据,包括生产人员的技术状况、设备的生产性能、生产材料的特性及实际消耗情况,对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日后下单提供相对比较准确的数据。此外,还要注重科学控制物流成本,避免停机待料等异常情况的出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熟悉生产工艺和现场生产情况,合理安排生产。比如对需要发外进行印后加工的产品,应考虑集中进行印刷、运输发外加工,以减少物流成本;对于特种纸印刷产品,由于干燥慢,应考虑先安排印刷,以免后道加工因为印张没有干透而出现等待的情况。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的采购应及时到位,印刷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状况,把生产原材料控制在一个最佳的度,既可避免停工待料情况的出现,又可把采购成本控制在合适的范围,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零”不良成品——不良产品不是光靠检查发现的,应尽量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质量有问题的产品都是在最后的检测环节被发现的,往往此时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所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注重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在质量源头上进行有效的把关和控制。比如,在组织生产时,应先对订单及其产品特性进行认真的分析,制定严密的工艺技术管理措施;或者通过对印前制版设计方面的技术把关,避免印刷和印后加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工艺弊病。简而言之,就是要根据生产工艺经验预估生产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进行防范,有效防止因盲目生产而出现的不良产品。
5、“零”故障——避免生产中的设备故障及因故障而引起的停机现象。
设备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决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重要的是科学合理地使用及保养设备,这就需要对设备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性能、原理以及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方法。除了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外,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适当的督促,可以将设备故障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中,对那些只顾产量而无视设备正确使用和保养的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制约措施。
6、“零”停滞——压缩前置时间,消除中间停滞。
在生产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准备或过程停顿的时间。比如,装订包本机在开机后需要预热一定的时间至热熔胶熔化才能正式进行生产,所以员工上班打开设备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才能开始进行生产操作。如果由上一班次下班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提前打开设备,那么就可以减少设备的停滞时间。
7、“零”灾害——全面开展安全预防检查,实行SF巡查制度,力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以天行健咨询顾问的理解,就是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安全问题或质量事故的发生。要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平时就要加强对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事故的预防工作: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切实地把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纳入制度化的管理,并将措施落实到位;把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同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使员工自觉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认真对待生产中的安全规范操作和控制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注重以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不能盲目地进行违章操作,使生产模式陷入“欲速则不达”的非理性状态;通过在平时管理工作中检查监督机制的实行,消除生产安全问题和质量事故。
精益生产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在推行精益生产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