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当时的京都是日本政治中心,天皇和所有大臣都在京都居住。京都的治安是最好的。
信长公是没有预料到光秀会在京都反叛的.所以1582年5月29日信长从安土出发至京都只随同不过"小姓众百五六十骑"
第二点,当时信长公的嫡子长男信忠和第五子胜长也都驻扎在京都,所以信长感觉有最像自己的长子在附近,警惕性降低了。
在京都一同遇害的长男信忠只下榻在距离本能寺600米距离的妙觉寺内。
第三点,当时任职京都所司代的村井贞胜父子也在京都,所以信长感觉京都的安全级别是最高的,外层有光秀的集团军,京都城内有长子信忠、五子胜长,还有嫡系村井贞胜父子,已经是万无一失了。所以才胆敢只带了160近卫骑兵的居住在本能寺的。
叛乱发生时京都所司代村井贞胜父子一同赶往二条御所诚仁亲王官邸,而随行有大约300~500人,而村井贞胜让诚仁亲王(天皇之子)退出寓所,而其与赶来的明智军激斗2小时最终光秀军占领二条寓所旁太政大臣近卫前久官邸屋顶居高临下向寓所放箭开枪,并引起大火,信忠自知无力回天命部下为自己介错!与其同死的还有信长第5子胜长!
哎。。。这是谁都想不到的。当时正在进攻毛利的“中国”地区,领内也安定。信忠就在附近,晚上还一起喝酒来...白天王公大臣都来拜见。谁都想不到的事,光秀这秃子剑走偏锋,插到了本能寺..........
归根结底是信长做了右大臣之后变得越来越自大了。这是不可否认的!否则光秀也不会叛变。小心驶得万年船,若如家康一般稳重。就不止这般千古遗恨喽。。。
畿内早就被平定N年了,在自己家里,还要随时带几万人在自己身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