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 否定一切国家、政府、权威的小资产阶级
思潮。最初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流行于19
世纪50—60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中,此后以不同形式表
现于各国的政治舞台上,至今没有绝迹。无政府主义在历
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蒂纳,法国的蒲鲁东,
俄国的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等。无政府主义的基本思想
是,反对一切国家和政府,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反对一
切集中和领导,反对一切政治和政治斗争,主张完全废除
国家和政府,完全废除权力和权威,而代之以个人或小团
体的绝对自由和极端民主。施蒂纳从极端的个人主义和
利己主义出发,认为“我”是世界的核心,“我就是意味着
一切”,“我”是“唯一者”,凡是妨碍“我”的绝对自由的任何
事情都要一概打倒。他不仅否定一切国家和法律,甚至否
定一切有约束力的社会组织与行为规范。他的代表作《唯
一者及其所有物》,被后人称为“无政府主义者宣言”。蒲
鲁东认为,国家是万恶之源,要求废除一切国家和政府,
反对无产阶级争取统治权的斗争。巴枯宁认为,自由是
“人性最纯粹的表现”,而任何国家“都是对人性的否定”。
他要求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即所谓“充分的和无条件的”
自由,实现“无政府状态”,反对任何权威和国家。他提出,
“革命从第一天起,就应当根本、彻底地破坏国家和一切
国家机构”。克鲁泡特金鼓吹废除国家,建立无政府主义
的社会,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曾经指出,无政府主义
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无政府主
义整个世界的基础。”无政府主义“在否定政治的幌子下
使工人阶级服从资产阶级的政治。”(《列宁选集》第1卷第
218、219页)无政府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很有害
的。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无政府主义反对组织革命
政党,反对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在无产阶级夺
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后,无政府主义继续宣扬绝
对自由、绝对民主,主张搞无政府状态,否定法律、纪律的
必要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约束以致反对无产阶级专
政本身,这是社会主义所不能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