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否泡久了就有了致癌物质?

2025-05-17 18:06: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最主要的改变是茶多酚的进一步氧化,色彩加深。一杯明澈碧绿的茶水,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放置久了,会失掉绿色,添加黄色的程度。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构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品,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这些产品是无毒的,不会对人体发作损害。
茶叶中即便有亚硝胺,也是微乎其微的,平常食用的许多食物中,如面包、蔬菜,腌菜、咸鱼、咸肉等均富含亚硝胺,并且量较茶水中多多了。每千克肉制品中的亚硝胺含量有4~50微克,岂不是很可怕,其实非也,由于人体自身就有分化亚硝胺的功用。
亚硝胺要达到每千克体重吸收100~2000毫克才有能够致癌,并且是终年持续性大剂量的服用。一般正常的进食量,是不会发作如此巨大的损害性的,喝茶的数量与摄入的饭菜数量相比,更是微乎其微。
因而,担心喝茶会带来亚硝胺致癌的损害,是毫无道理的。茶能够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回答2:

有一种说法,认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认为隔夜茶含有二级胺,可以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二级胺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就拿面包来看,通常含有2mg/kg的二级胺,如以面包为主食为例,每天从面包中食进的二级胺就有1—1.5mg。

而人们通过饮茶, 从茶叶中食进的二级胺只有主食面包的¼0,可见是微不足道的。况且,二级胺本身并不是致癌物,必须有硝酸盐存在才能形成亚硝胺并达到一定数量级才有致癌作用。饮茶可以从茶叶中获得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都能有效地阻止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是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因此,饮茶或隔夜茶是不会致癌的。

但是,从营养卫生的角度来说,茶汤暴露在空气中,放久了易滋生腐败性微生物,使茶汤发馊变质。

另外茶汤放久了茶多酚、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易氧化减少。因此,隔夜茶虽无害,但一般情况下还是随泡随饮好。

回答3:

不会的。隔夜茶才会。现在很多食品都含极其微量的致癌因素的,像吃面什么的也会致癌,但你也不可能一天3顿都吃面吧。茶的话,不是变质茶和隔夜茶我觉得都没问题,我们潮汕这边从小喝茶到大也没什么事。

回答4:

不是。而是茶本来就有可可因的物质。喝太多也会的

回答5:

没问题,你在乎这个就什么都不能吃不能喝了
看看专家们说的不能吃的,基本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