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光辉的历史之后,在不得不开始正视自身缺点的时候,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手段,保护环境,发展生产都是为了美好的生活,那种牺牲环境以求发展的路再也走了通了.
过去,人类曾经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尽情地发挥着“主宰作用”,一方面贪婪凶残地向大自然掠夺,高速度地发展自己;一方面又肆无忌惮地破坏了自己的环境.结果,愚蠢的举动理所当然地受到大自然百倍疯狂的报复.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柏的不屈.除了这种精神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们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会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矿山、铁路.这“绿色的银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紧相连.因此,植树造林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人们总是把很多很多的情感与植树活动融在一起.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的林业史上有辉煌、灿烂、令人振奋的一页,也有麻林和愚昧写下的让人震惊、愤慨的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