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粟的意思是【沧海一粟】的缩写。出自宋朝苏轼《前赤壁赋》。
【拼 音】:cāng hǎi yī sù
【解释】粟:谷子,即小米。沧海:大海。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造句】:1、我们站在巍峨的泰山山顶,感觉自己犹如沧海一粟。
2、我们所拥有的知识不过只是沧海一粟。
【反义词】:恒河沙数
【近义词】:九牛一毛 、太仓一粟、 微不足道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出自沧海一粟。
【拼音】cāng hǎi yī sù
【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1896-1994年) 。
祖籍安徽省凤阳,生于江苏省常州。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
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被责骂为“艺术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
原文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