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王的角度来说,应当是女儿家鼓起勇气问心上人是否也喜欢自己,三分含羞,三分带怯,剩下四分是渴。“羞”是因为开口问异性自己美不美这种话有点凑不要脸,虽然女王大人的确有这个资本,但是还是会羞羞的嘛。证据就是代称自己时用了“女儿”这样一个含有柔弱意象的代词,而且问圣僧时,是“悄悄”地问,完全就是女儿家娇羞的姿态和语气。改成“本王美不美”那就滑稽了。“怯”是因为怕被拒绝,毕竟唐僧是女王遇到的最优秀最合心意的异性了呀,平时女儿国来个公的举国上下都要坐地吸土了,何况是白白嫩嫩的御弟哥哥呢。证据是称呼唐僧时用了“圣僧”这样一个隐含距离感和神圣感的代词,能被冠以圣字,一则地位很高令人尊敬;二则不食人间烟火,神圣而不可侵犯。另外还是个“僧”,那就更加有仙气不敢冒犯了。向这样一个人摊开“我喜欢你”的底牌,把自己的软弱表现出来,心里又没底,当然带“怯”了。要是换成“悄悄问御弟哥哥”,就纯粹变成挑逗,没有这种主动示爱的忐忑和软弱了。“渴”是因为,渴望知道答案,渴望唐僧答应,有一种“我都问你我好不好看了,你还不亲亲我抱抱我”的感觉。其实女王知道自己美,也知道唐僧大概动了凡心,只是唐僧心里都是“戒律清规”,她不知道对于唐僧来说戒律清规更重要还是和自己长相随更重要,又怕被拒绝又渴望有一丝机会,但所以问这样的问题,来逼唐僧一把。毕竟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摊手),你答美的话那你还不亲亲我,你答不美的话,那你就是撒谎犯戒。女王可聪明啦。
“悄悄”表现了女王陛下身居庙堂之高却心念百姓的细腻心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儿寒乎,欲食乎,”两句皆是悄悄。作为女儿国第七十六代皇帝,女王陛下时刻关心群众惦念群众,以母仪天下之姿做到心为群众想,劲为群众使。“问圣僧”表现了在女王接见友邦使者时,双方进行了积极的友好的会谈。就我国民生问题,唐朝与我国贸易往来及两国战略合作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意见交换。“女儿”顾名思义即指女儿国,表明此次会见是以我国国情为主要议题。彰显了我女儿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实乃扬我国威、彰显我国外交地位的表现。“美不美”是指在亲切友好的会谈后,女王带唐朝使者参观我国自然风光及欣赏我国珍稀国宝,并介绍我国思想文化。侧面向唐朝表明我国是以美治国的文明国家,主张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一切以暴力手段伤害别国利益的行径。基于以上,《女王语录》第一条“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描述了英明神武女王陛下接见唐朝使者的盛况,表现了女王陛下关心群众之贤明和我国在女王陛下的领导下稳步发展的局面。
这个句话的眼在于“悄悄”。如果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就不知问的人怀有什么情愫,圣僧回美或者不美都无法精准传到他的心意。“悄悄”两字,暗含了女儿的期待和羞涩。神情跃然纸上。“悄悄”两字也指出女儿和圣僧的关系尚未明了。圣僧见到“悄悄”,如何回答便很讲究,不同的回答都能给出圣僧的态度。不回答也是一种态度。“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很明白地说明'女儿'是圣僧和她所生的。然后用‘悄悄’跟表明是和圣僧私生的。所以就是,母亲问圣僧他们的私生女美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