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背面涂上胶,主要是为了给寄信人带来方便。你往信封上贴邮票时,如果身边没有糨糊,只要在邮票后面沾上一点水,就能把邮票贴在信封上了。
邮票的背面会涂胶,之后只要湿润其表面就会产生粘性,可以粘贴到信封表面。时至今天邮票会在印刷之前就用机器上胶。但早期却是先印后胶的,而且在相应的机器出现之前,涂胶是手工用刷子完成的。胶的主要成分是塑料,例如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碳多聚物。后来则是动物粘着剂,也见植物粘着剂 ,如糊精或阿拉伯胶。一些邮局则开始应用带粘性的塑料薄膜。大部分使用者使用舌头湿润涂胶层,因此很多邮局想办法使邮票带“味”。例如德邮在 1955年到1956年测试了带薄荷味的涂胶材料。在集邮者收集邮票时,需要将背胶洗掉,才能夹在邮票册中。
邮票背面涂上胶,主要是为了便于粘贴。
1.邮票(Postage 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
2.邮票是邮件的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发送者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销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费用。
3.邮票的发行由国家或地区管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
4.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
5.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
6.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为便于邮票粘贴,在邮票印制过程中,在邮票背面涂刷一层胶,称背胶。使用时用水沾湿背胶,即
可将邮票粘贴在邮件上。背胶一般是无毒的,按材料可分为糊精胶和合成胶,按颜色、特征可分为白胶、黄胶、薄胶、厚胶等。1956年西德和古巴等邮票背胶中掺入香料,使邮票具有香味,称为香味背胶。
我国的邮票在50年代是以马铃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胶涂刷背胶。这种背胶的特点是胶质光亮,发黄,胶层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胶,光泽较糊精胶差,颜色发白,胶层较薄。
您的问题,邮票背胶是邮票的重要特征之一,除了能够快速的形成粘贴的目的,邮票背胶也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早期邮票所使用的胶质多为阿拉伯树胶和糊精胶,因此对于湿度和温度的要求都非常苛刻。20世纪40年代开始陆续使用化学合成胶。
邮票的背胶是便于使用邮票时,便于粘贴!在没有胶水的情况下,用水也可以粘贴的!
另外背胶所使用的材料也是鉴定邮票真伪的一种辅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