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王萧子良,齐武帝之第二子,性嗜文学,招纳名士,一时天下才学皆游集焉。文风之炽,足以追踪建安,号永明体,其中王融、任昉、谢朓、沈约、范云、陆倕、萧衍、萧琛声誉最隆,人称竟陵八友。王融,字元长,临沂人,警慧有文才,然躁於名利,刚险浮竞,竟婴罪赐死,年二十七。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聪敏神悟,孝友纯挚,为竟陵王记室参军。入梁,官宜兴太守,颇以仁爱恤民,荒岁,活人无算,天监七年(西元五○八)卒。昉文格壮丽,为沈约深所推挹,时称任笔沈诗。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贵胄子弟,性豪放,善草隶,长於五言诗,诗皆俊秀清新,沈约常谓二百年来所无。东昏侯废立之际,下狱诛死,年三十六。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工诗文,为人少嗜欲,时遇虽隆而居处俭素,好坟籍,聚书二万卷。卒年七十三,諡曰隐,所撰宋书及文集等俱行於世。范云,字彦能,南乡舞阴人,性机瞥有识,且善属文,下笔即成,诗则清便宛转。为子良上宾,宠冠府朝,然家无蓄积,卒諡曰文。有文集三十卷。陆倕,字少佐,少劝学,杜绝往来,昼夜读书数岁。文章与任昉齐名。萧衍,即梁武帝,受齐禅建国。萧琛,字彦瑜,兰陵人,性通脱,有才辩,好音律、书、酒,卒年五十二,諡曰平子。
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政治家,南朝名相。少时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在齐仕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齐梁之际,萧衍重之,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成为宰相。从20余岁时开始,历时20余年,撰成《晋书》120卷。487年,奉诏修《宋书》,一年完成。另著有《齐纪》、《梁武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等。皆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