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没有,妙玉甚至称不上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她没有慈悲之心也很正常。妙玉居住在贾府里的带发修行的尼姑。然而她和其他尼姑不一样,妙玉更像是一个官小姐。有人评价她,“僧不僧,俗不俗”。既不是一个出家人,也不是一个俗人。而从妙玉的行为处事上,也很难看到她具有出家人的特质,比如慈悲之心。
妙玉是自小就出家的,而出家的理由则是因为她体弱,必须要出家来避灾。一开始出家,她的家里人还会照顾她这个女儿,在各方面更没有亏待她,妙玉相当于换个地方长大。然而她家却因为某些情况而败落了,父母也因此死亡,留下妙玉一人。妙玉守着家产,长伴青灯古佛。后来连她的师傅都去世了,她就真的成为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妙玉从小是这样长大的,后来贾府要找尼姑,就强行请了妙玉来。妙玉拒绝不了,只能被迫来到贾府。如果妙玉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没有父母照拂,总是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是受欺负,年轻的妙玉不容易变得慈悲为怀。如果是在遭遇一切苦难后,幡然醒悟,也许她会变得大爱。然而妙玉太过年轻,不可能做到大彻大悟的程度。
妙玉没有慈悲之心,还因为她有严重的洁癖,而且很讨厌俗人。她平常的做法是,远离俗人。妙玉希望自己是干净,是不俗的,可世界上的人有多少人是不俗的。她这样的想法,只会让她远离人群,远离应该慈悲那些人。妙玉自己想要创造一个最洁净的地方,就不可能走近世人。对世人的厌恶、嘲讽,使得她就不可能有慈悲之心。
另外,妙玉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她经常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事。比如她不喜欢刘姥姥,就将刘姥姥喝过的茶杯丢出去,还将刘姥姥来过的地方,用水清理一遍。比如她说话不客气,就因为林黛玉喝不出这杯茶是用什么水泡的,就骂她俗气。这样行为既显示了她的清高、洁癖,也凸显出她是很没有同理心的人,就像一个任性的富家小姐一样。
不管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不妥,也不管自己说的话有多么伤人。也正因为如此,贾府里面很多人是不喜欢妙玉的。如果她是一个自我,没有同理心,不为别人考虑的人,怎么可能会有慈悲为怀的心呢?
总的来说,妙玉没有慈悲之心,是因为她的经历和个性。或者这样说,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出家人,自然达不到慈悲为怀的程度。
红楼梦妙玉作为出家人,为何没有慈悲心?对刘姥姥也是大写的嫌弃
《红楼梦》中妙玉是最随着自己性子的人,可以说比林黛玉还有些看破世俗的味道,但是她言行却并不像我们常见的佛门中人,最典型的就是十分嫌弃刘姥姥,反而有点像大家小姐一般。
其实了解了妙玉身世就不难理解了,妙玉是被迫出家,然后家里出事了,她回不去,没有了保护人,她又超级超级有钱,却没有权势保护财产,自己还长得特漂亮,她师傅怕她出事就带她到京城投靠大庙,古代大的寺庙也是很有权势的,这样勉强度日。
邢岫烟评妙玉,是“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妙玉不算出家人,而是槛外人、畸人,“不合时宜之人”,用一般意义上出家人的规范来理解分析妙玉言行,那是缘木求鱼了。
妙玉是一个看重生活品味和艺术情趣的人,从她日常生话就不难看出,贾母看着院子里的花草树木说:“到底是念佛的人,没事常常修理,花木长得比别处的好看。”
妙玉的雅,已经是超凡脱俗了。但是,我们的刘姥姥不懂啊,刘姥姥喝茶一口喝干,笑着说:“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再熬浓些更好了。”那么,风雅绝伦的妙玉自然嫌弃她粗俗不堪,也在情理。
妙玉出嫁是为避祸,并非为了修身。所以她只是穿着一袭僧衣的大家小姐而已,对着多情的宝玉也会动心,得遇才气横溢人品不俗的黛玉宝钗也有结交之心,更偶尔对对诗,烹茶赏月,自感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