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驾二马称为“骈”,驾三马、驾四马各称为什么?

不知..
2025-05-15 00:46: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驾三马是骖,驾四马是驷。

一、骖

释义:本意是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引申义是驾三匹马。

引证:《说文》:“骖,驾三马也。”

译文:骖,驾三匹马。

二、驷

释义: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

引证:《玉篇》:“驷,四马一乘也。”

译文: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扩展资料

与驾马相关的成语:

一、驷马难追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明 龙子犹《杀狗记.第二出》:“今日一语轻交,他时驷马难追。”

译文:今天说话轻慢了,他日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二、驷不及舌

释义: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处:《论语·颜渊》:“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回答2:

骑(·ji)——一人一马为一“骑”,如“每朝参往来,不过从两三骑而已”"(《北史·列传 第十一之于谨》);

骈·——;两马并驾一车为“骈”,如“骈驰翼驱”(稽康《琴赋》)

骖——三匹马拉一辆车为“骖”,如“载骖载驷”(《诗经·小雅·采菽》)

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为“驷”,如“汉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史记·平准书》)

回答3:

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

回答4:

三匹马拉一辆车为:骉
四匹马同驾一辆车为: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