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对企业的意义如下:
1、为企业提供决策的依据。
经济活动分析注重用数据和科学管理知识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例如,通过计划指标和统计资料的计算分析,可以检查各项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调节生产,促进计划全面完成;同时为下一步制定计划提供重要依据,使计划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通过财务状况分析,可以检查、评价企业管理经营的基本状况,分析原因,降低成本,挖掘潜力,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促使生产经营计划完成。
扎实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就能及时发现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企业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就能促使企业从原始记录、计量定额、统计分析,到数据的传递、整理,贮存、使用等一整套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使管理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就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改善,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协调发展。通过对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可以促使企业的各部门]和职工加强计划的观念,提高执行计划的自觉性,提出保证完成计划的措施,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能够顺利执行;也可以了解企业在制定和执行计划中,是否存在预测不准,计划不周,执行失控,监督不严等现象,以便从中总结经验,改进计划管理工作。
3、促进各项职能更好体现。
政府的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部门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管理部门,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会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经济活动分析有利于经济管理部门了解企业和市场情况、把握经济动态,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资金和正确履行对国家的义务,促进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更好地体现其服务职能。
4、推动经济责任制的健全。
企业可借助经济活动分析,把生产经营目标进行分解落实,使之成为各部门门]的具体目标,并通过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把责权、利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责任心。
5、有助于企业的持续改进。
对发展战略的改进:根据公司建设发展战略,今后要不断改进开拓创新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相应经营战略,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对管理目标的改进:基于经济活动分析的现状,今后各项专业工作分析将更加精益化,注重投入产出比,使经济活动分析真正发挥控制、监督作用;
对指标体系的改进:经济活动分析的指标管理过程是动态的,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应当是动态的;
对工作流程的改进:通过积极学习同行业其他单位先进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不断调整、修正、完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力求经济活动分析能够客观全面反映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对绩效考核的改进:将经济活动分析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均量化到考核指标体系中,促进公司绩效考核的完善,完善经济活动分析管理的控制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