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材料要求... 2二、主要机具设备... 2三、作业条件... 2四、施工操作工艺... 3五、质量标准... 4六、成品保护... 5七、安全措施... 5八、施工注意事项... 一、材料要求 1.土料部分利用原基坑中挖出的土方,部分为外部取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料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淤泥和淤泥质上,不能用作土料。 4.废砂、炉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采光井、通风井等挑板下方回填炉渣或废砂)。二、主要机具设备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反铲挖土机、铲运机、汽车等。 人工配合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三、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并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混凝土应达到规定强度。苯板保护层粘结牢固。 3.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边上每隔3m打入水平木桩,做好水平标记。四、施工操作工艺 1.回填从17#楼开始,运土路线为取土区从北门走外道路,从南门进入现场,17#、18#及22#楼区域地下车库采用此路线;19#、20#及23#楼区域地下车库、34#楼运土路线为取土区从12#与13#楼之间道路运至现场。 由于地下车库(一)西侧回填土时运土车无法从外围进入场地,所以等地库东侧回填土夯实满足过车条件后,使用小型翻斗车从地下车库(一)-1.35m板上通过。 控制取土区挖土深度,派两名项目管理人员使用水准仪现场监督控制。2.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主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于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防止出现橡皮土。如土料过干(或为砂土、碎石类土)时,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较大功率的压实机械等措施。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压实遍数有关,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于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其参考数值见下表 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项次土的种类变 动 范 围项次土的种类变 动 范 围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t/m3)最优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1砂土8~121.8~1.883粉质粘土12~151.85~1.952粘土19~231.58~1.74粉土16~221.61~1.80注:表中土的最大于密度应以现场实际达到的数字为准;3.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压)实。底层如为松土时,应先夯实,然后再全面填筑。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而定。一般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实的作用深度,应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最少。4.采用铲运机填土时,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不得采用大坡度推土,以推代压,居高临下,不分层次和一次推填的方法。。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段至填土区段,以40~60m距离为宜。 5.填土时,铺填土区段长度不宜小于20m,宽度不宜小于8m。铺土应分层进行,每次铺土厚度不大于300~500mm。五、质量标准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平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 0.08t/m3,且不应集中。 4.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基坑(槽)、填方、场地平整地(路)面基层人工施工机械施工1标高+0 –50±50±100+0 –50用水准仪检查或拉线尺量检查2表面整平度———20用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六、成品保护 1.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2.基础或墙壁的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 3.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防止铺填超厚和挤坏基础。七、安全措施 1.基坑回填前,应检查坑壁有无塌方迹象,下坑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2.在填土夯实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边坡上的变化,对坑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险时,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基坑边上不得堆放重物。 八、施工注意事项 1.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填筑土层,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措施。 2.严格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上稳定,并可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3.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严禁汽车直接向基坑(槽)中倒立,并应禁止用浇水、水撼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 4.管沟下部、机械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墙与地坪的交接处,应用细粒土料回填,并仔细夯实。 5.雪天不宜进行回填施工,必须回填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破土、石屑等填料,周围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
一、准备工作
包括1.清理场地在施工范围内,凡有碍工程的开展或影响工程的稳定的地面物或地下物都应该清理。
2.排水场地积水不仅不便于施工,而且也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前,应设法将施工范围内的积水或过高的地下水排走。
3.定点放线在清场之后,为了确定施工范围及挖土或填土的标高,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用测量仪器在施工现场进行定点放线工作。
二、土方施工
包括1.土方的挖掘分人力施工和机械施工,人力施工不但要组织好劳动力,而且要注意施工安全和保证工程质量。机械施工主要采用推土机和挖土机为主。
2.土方的运输土方运输是较艰巨的劳动,人工运土一般都是短途的小搬运车运人挑在有些局部或小型施工中还经常采用。运输距离较长的,最好使用机械或半机械运输。
3.土方的填筑填土应该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土壤的质量要根据填方的用途和要求加以选择,劣土及受污染的土壤不应放入园内以免将来影响植物生长或妨害游人的健康。
4.土方的压实须注意(1)压实工作必须分层进行(2)压实工作要注意均匀(3)压实松土时夯压工具应先轻后重(4)压实工作应自边缘开始向中间收拢。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均匀开挖→排(降)水→修坡和清底→坡道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