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胀率超过了存款利率,存钱肯定是要缩水。据统计局发布数据,我国2017年通胀率为7.5%,2018虽然还未出炉,但有专家估计应该在5-7%之间,这样回顾近5年的平均通胀率将达到8.4%左右,而目前最高存款利率不会超过5.5%。按照这种推算,所以存款一年至少缩水2.9%,通俗的说就是100元一年后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97.1元,存款会越来越穷,这是事实。那为什么大多数人还会选择存在银行呢?原因比较多。一,银行的安全性仍然被大多数人认可。新中国的银行业历史只有几十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个人还是单位,日常收支都是依靠银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为日益普及,银行不断与更多的个人,家庭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尽管存款利率不是很高,但数年来却很少有银行倒闭破产的,即刚性兑付率特别高,银行非常安全已经在很多人心目中形成一种共识。
二,适合大众投资理财的渠道和产品并不多。尽管金融业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但真正适合大众的产品并不多。就目前投资理财市场观察,要想超过平均通胀率8.4%的产品,主要有P 2P ,私募和信托产品等高风险产品。这些产品中,P 2P 收益率虽然高,但由于风控能力差,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整顿,很多公司并未经受住考验,不时有暴雷跑路问题出现;对于私募和信托产品虽然有的收益率可以高达10%以上,但在去刚兑要求下,都属于高风险产品,且投资门槛一般100万以上。这些特征和问题,让大众投资者望而却步。股市,楼市以及期货期权等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对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缺乏认识,导致投资理财渠道单一。有三层意思,一是银行的安全性便利性品牌优势已经深入人心,银行存款往往带有某种情怀或习惯;二是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并未得到真正认可。一说到网上投资理财,一定有人说太虚不靠谱,看不见摸不着,出了问题找谁?当然,这与个人的认识与见识有很大关系,特别是60后之前的中老年朋友;三是互联网金融诞生时间短,品牌影响力弱,就算支付宝,微信和京东金融等头部互金平台也只有几年时间,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大多数特别是中老年朋友的认可和接受,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还有很多人不会操作,这才是硬伤。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但都需要一个过程,就像现金支付为主到非现金支付成为当今主流一样。当互联网金融一次又一次用事实证明安全性和收益性超过银行时,投资者一定会自然分流。马云说过,银行不改变,就让我们改变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