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于1959年8月成立,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占地面积165亩。
云南艺术学院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省教委的直接领导下,经学院历届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心血汗水浇灌,学院发展很快。现设有美术、设计艺术、音乐教育、戏剧、舞蹈6个系及附属中学,在校学生达1500多人,还设有成人教育、理论文化教育、民族艺术研究、艺术科技开发等部门。建院40年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培养毕业生5000余人。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艺术学院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各种方式选送青年教师到省外和国外进修,现已形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艺术创作和表演的队伍。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高级艺术专门人员130人。学院不断加强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实行开门办学,近年来创作出一批高品位的艺术精品。
1997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对中国本科大学的发展成果进行评论的结果,云南艺术学院在全国同类艺术院校中位居第二。经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主席布鲁诺夫人到云南艺术学院实地考察,同意云南艺术学院在巴黎国际艺术城设立工作室。在省政府、省教委的支持与学院的多方努力下,学院工作室已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启动运转,向欧洲洞开了一扇民族艺术教育的窗口。1995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云艺术学院艺术团被调往北京参加开幕式演出。1996年5月,学院大学生代表云南高校参加首届大学生文艺汇演,获优秀表演奖。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学院参加中央电视台98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在省内,学院除承担了国家和省在昆明的一系列重大演出外,不断派出师生深入工厂、农村、部队、机关、学校义务演出400余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了师生的情操。
学院加强结外交流工作,同12所国外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几年来先后有近百名教师干部出访、参观考察了国外的艺术教育情况。学院接待国外来访者1100人和300多名留学生、进修生。
云南艺术学院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已面向省外招生,全面推行招生并轨制,实行严格、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在特色、成果、水平、提高办学层次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科研创作获国际奖23项、国家级奖50项、省部级奖289项,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25项,其中国家教委“八.五”规划课题《云南少数民族艺术概论》,完成130余万字的书稿,即将出版。将对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理论研究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队伍中有我国著名的国画家袁晓岑;作品在国内外甚有影响的院长张建中;有擅长大型艺术建筑设计的前任院长叶公贤。在艺术创作、论著出版影响较大的还有方于、杨放、张兴荣、陈勇、吴卫民等教授和王胜华、刘晓耕、张志禹等副教授。不少教师先后应邀到美、英、德、日、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讲学、演出、举办画展、进行学术交流。
云南艺术学院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将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出特色、上水平”上,为实现科教兴国和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我也觉得是云南艺术学院...因为那可是我们学校噢!
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