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中的“五车”书约等于现在的500本书。
“学富五车”是个成语,出自道家经典《庄子·天下篇》中,主要是庄子批评惠施虽然看书多,学识渊博,但是讲出来的道理却杂乱无章,言辞里面多有舛误与不当的地方。后世便以"学富五车"这个词语便来形容一个人读书读得多。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学富五车"是庄子用来形容惠施的,并且还是出于批评惠施的目的提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庄子和惠施关系不好。相反,惠施可以说是庄子一生之中难得的挚友了,两个人都是学识渊博并且很有思想的人,因此两个人在一起就喜欢互相斗嘴,但是越斗嘴两人关系越好,和现在好友互损的关系很相似,二人的友情实在令人羡慕。
可能就是因为庄子和惠施相爱相杀的挚友关系吧,“学富五车”虽然是庄子为了批评惠施提出的,但是后世使用“学富五车”这个词语的时候,基本不带贬义,反而有较大的褒奖色彩,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
那么"学富五车"中的“五车书”大约等于现在多少本书呢?我们知道,庄子、惠施那个年代的书是竹简,现代纸质的一本《本草纲目》大概需要128公斤的竹简,而一车载重为2400斤左右,五车则为12000斤左右,那么春秋时期的“五车书”就相当于现在500本20万字的书了。能够读完500本20万的书,也难怪后庄子说惠施"学富五车"了。
因为古时候的书,不只是用纸做的,很多都是用竹签做的,所以会很重,就只能用马车来拉。而五车的载重量大概是12000斤。根据《鄂君启节》的记载,当时一车的载重是二十担。战国时期的一石(担)大概是120斤左右,而五车的载重量大概是12000斤。这也是对一个人知识渊博,学识丰富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