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初,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博物馆事业极为重视,决定在原省科学馆的基础上,筹建江西省博物馆。1953年3月成立江西省博物馆筹备处,1957年7月开始在南昌市八一广场南端建造陈列大楼。1961年7月1日,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开馆。1978年江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称江西革命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改称江西历史博物馆。1981年两馆合并,仍称江西省博物馆。50年来,经过开拓者筚路篮缕,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江西省博物馆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1999年10月1日,江西省自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项文化基础设施--江西省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江西省博物馆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 新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环境优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馆舍主体建筑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镇御窑出土白瓷三管器,历史馆、革命馆、自然馆三馆合一,将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巧妙地融于一体;庄重典雅,别具一格。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由3根仿商代青铜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国宝级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铜甗和伏鸟双尾虎以及火炬4个部分组成,寓意灿烂文明,源远流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命起源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和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揭示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化石标本中不仅有罕见的铲齿象、大唇犀、鹿头等古哺乳动物,还有大量形态奇特的无脊椎动物。其中一条身长2.2米,形态完整,不可多得的鱼龙化石。(自然博物馆一楼) 赣域风貌用文字、图表、照片、沙盘、实物等,介绍江西省的地形、风景名胜、自然资源以及江西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以示江西“人杰地灵”。(自然博物馆一楼) 恐龙世界 采用全生态布展方式,重现中生代茂密的植物景观、瀑布、火山喷发等场景,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模拟恐龙吼叫、对话,肉食龙与植食龙搏斗的场面,以及慈母龙下蛋、翼龙滑翔、蛇颈龙戏水的情景。(自然博物馆一楼) 昆虫王国介绍昆虫常识、昆虫食品、蝶画和江西的昆虫资源,重点展出江西乃至省外、国外的蝴蝶标本,有的还是珍稀种类。(自然博物馆二楼) 海洋生物陈列了近千件海洋生物标本,如珊瑚、贝、乌贼、虾、蟹、海马、鲨鱼、中华鲟、鳄鱼、龟、海豚等。形态奇特,色彩斑斓。(自然博物馆二楼) 地矿之光展示了江西的地矿资源,突出介绍了江西地矿中的“六朵金花”以及一些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同时还陈列了省内外的一些观赏石精品,如玉石、玛瑙、红宝石晶体、菊花石等.(自然博物馆二楼)
不好玩
自己去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