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势力日益强大,于公元648年,派大将鲍叔牙率领齐军进攻鲁国。鲁庄公任命曹刿为将军, 带领军队迎击齐军。曹刿在阵前向传令官下达命令: “坚守阵地,不许出战。违令者斩!”齐军擂响战鼓进攻,而鲁军丝毫未动,齐军担心有诈,就退了回去。鲍叔牙见鲁军不肯迎战,就命令再次击鼓, 然而, 鲁军仍然坚持阵地,不予反击。鲍叔牙以为鲁军害怕了,就下令再次击鼓进攻。齐军以为鲁军怯战就丧失了警惕。然而,当齐军冲到鲁军阵地前时,曹刿却一声令下,战鼓齐鸣,鲁军直扑齐军。齐军在鲁军的突然打击下,阵势大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鲁军大获全胜。战斗结束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齐军的诀窍在哪里?曹刿说: “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擂第一遍鼓时,士气最高,以后就逐渐衰弱;等到擂第三遍鼓时,士气最低。敌人士气低落时,我军才擂响战鼓向它进击,没有不胜的道理。
这个和古代将士作战有关,士气对古时候将领带领士兵作战的影响十分的大,在齐国擂鼓时曹刿命令不予理会,等到齐国士气下降时再出击,待齐国初战失利,彻退时再予以追击,这才胜利。
因为当时的曹刿使用了计谋,使得齐军以为曹军士气低下,所以最后赢了
这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