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电影《宠儿》获得奥斯卡很多项提名是当之无愧的。从它的剧情,服装和讽刺意义分别来说一下。
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的多项提名,先说一下最佳影片提名。剧中三个女人一台戏,同性的爱情。女王虽然手握大权但是她是孤独的,知道她遇到了莎拉,也许她是真的爱过她吧,她给了她一切自己能给的东西,可是王室中的爱情就跟我们中国的后宫一样,是经不起很多东西的。电影包括了同性恋,三角恋,糜烂的王室,它被说是一部喜剧,但是我觉得讽刺意义太重了。
这部剧的服装和场景也都是很优秀的,每一个场景都像是出自宫廷画师之手,而且我们知道以前的英国贵族都是束腰的,这部剧也体现了那段跟中国裹脚一样的恶俗历史。女性一直是弱势群体,但这部剧里女性是主体,男性一直是配角。
不要以为爱情是全部,这个世界上是有真爱,可是真爱在很多事情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莎拉以为自己在女王面前是最重要的,所以没有在乎闯入的女孩,可是最后女王却陷入了她们两个之间,最后新欢上位,旧爱不值一提 。真的是一部大型讽刺剧,相信爱情的人是最傻的,这部剧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时候都应该首先靠自己,靠别人永远也靠不住。
奥斯卡一直是所有电影制作人心目中最为期待的荣誉,在2018年涌现的无数影片佳作中,个人认为《绿皮书》的是实至名归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奥斯卡并不是那部作品人气高就颁发给哪部影片,作为一个美国本土的奖项,从创办开始就坚持美国传统核心价值输出的任务。同时作为电影界目前最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在提名的时候便会考虑影片的深度,社会反响,演员演技等等多个方面。
《绿皮书》主演把矛盾焦点聚集在美国白种人与黑种人的歧视问题上,这也是美国一直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虽然《黑豹》同样是以黑人为主表现了对黑人的重视,但《绿皮书》展现的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生活。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绿皮书》,以求行为动机带有天然的逻辑合理性,在影片中设定了一对粗俗平凡的白人托尼和优雅上流的黑人雪利博士,以镜像对照的关系放大人物身上的特质,正是这种与社会固化观念相差甚远的落差,无需刻意就能形成的幽默感,造就了核心的戏剧张力。通过简单的叙事来展现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免造成因为年代久远造成的突兀感。
从矛盾到缓和再到矛盾的节凑发展保证了在大情节下故事的不断推进,虽然主要内容都是两位演员的闲谈,但并不会让观众感觉到乏味。两人之间除了单纯的实现了种族上的和解,最后雪利在圣诞夜出现在托尼家中,也是个人心灵上的解放。既保证了故事大层面上的统一也充实了人物形象,不会出现角色单纯为了价值观服务导致人物灵魂出现空洞的情况。
当然是《蜘蛛侠:平行宇宙》啊!
该电影值得Black Panther在该名单上的位置。
蜘蛛侠:平行宇宙是具有进步理想的产品之一,实际上真的非常棒; 虽然它像黑豹一样是进步的,它实际上拥有令人敬畏的艺术方向,鲜艳的调色板,刺激动作和电影摄影,以及精彩的人物角色(即使其中一些未被充分利用)。与Black Panther不同,我相信它确实值得与The Favorite(另一部我今年非常喜欢的电影)和BlacKkKlansman等人竞争。
这真是太恶心了,学院只给这部电影一个提名,并且它被列入了Incredibles 2和Ralph打破互联网的名单,仅仅是因为“这是一部儿童动画片,不可能像黑豹一样重要。 ”
难道不相信学院不会像对动画电影那样认真对待动画吗?
为什么你认为迪士尼在动画方面每一年都会获胜?因为学院绝对不尊重任何他们认为不重要或成熟的东西; 他们是如此自命不凡,贪婪,无能为力。真是太棒了。
根据学院的说法,他电影如蜘蛛侠,黑暗骑士,遗传和史丹利库布里克的所有电影; 他们显然是他们之下的流派的一部分(即超级英雄,恐怖,科幻)。根据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说法,他们远没有“ 黑豹”和“ 波希米亚狂想曲 ”那么“好”,因为它们不够“重要”。
学院是娱乐自命不凡的终极象征; 他们瞧不起其他人,同时拍拍他们自己的进步和时尚,而实际上他们只是一群富有的老人拼命寻找方法让年轻人看他们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