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与思想家是有区别的,我更喜欢思想家。哲学,就是形而上学,无论它多么重视实践,依然是区别于器的学问。哲学动辄谈世界观,哲学家往往喜欢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思想体系,然而在气象万千、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这个世界观显得幼稚而片面。据说有一群人想构建世界性哲学,相当于统一世界各种哲学“势力”的江湖,多么宏大的理想,又是多么吃力而难讨好的事情。思想家则不同,他可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也可以深接地气,躬行悟道,思想家不急于建立体系,他的思想可以偏于某个领域,甚至呈零散碎片杂乱状,相比哲学家,思想家更随性,更自由,更亲民。我怕哲学家认准世界观,也怕哲学只局存在哲学家脑里,更怕真理二字,最怕宗教认定它就是真理。真理二字带来多少争吵、对立、战乱和血泪。如果你有爱思考的头脑,你可以是一个思想者,如果你有雄厚的学识和独立的思维,你可以是一个思想家,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思想独立自由的活着,你就是自己世界的哲学家。 “孪生兄弟”比喻很恰当。思想家“见小曰明”,说面对客观事务和具体问题时,人的思维、观察力善于洞悉细微,并能够得出真理的结论。哲学家“守柔曰强”,说依据规律和基本原理,人能给客观现象和具体矛盾以准确的推导和解析,作出合理的指导。
思想家的范畴比哲学家大。思想家包含哲学家。你可以说所有的哲学家都是思想家,但是你不能说思想家就是哲学家,因为思想家还包括非哲学家的部分。思想家思想的对象必须是有现象的内容。比如说文学家思考文字和叙事。哲学家思想的对象可以是纯形式的东西,比如形式逻辑。哲学家思考的对象都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现象。哲学家创造一种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种知识,哲学家都是思想家,思想家是研究思想、思维和思考模式并将其形成思想体系的人。主要是研究方向不一样。
哲学家与思想家像一对孪生兄弟,时常被不熟悉的人混淆。有点思想的人,常常喜欢宣称自己喜欢哲学,而真正有点哲学思想的人,未必愿意别人忽略自己的哲学造诣而只看到自己有思想,就像漂亮而自命有气质的女人,在别人只懂欣赏自己的漂亮而忽略自己的气质时往往会愠怒。这样一来,似乎哲学家比思想家要高一筹了,然而未必,哲学思想是思想的一个子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与思想家,均是富有智慧的人,所谓智慧,如前文所述,是指人认识、把握、运用规律的能力,通过运用规律去创造各种条件使自己乃至他人更符合自然规律地、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哲学家与思想家均善于思考问题,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思想家喜欢驼背弯腰,把身体变成一个问号的形状,表示喜欢思考,然而这两类人的智慧,有着不同的偏好。思想家偏重于如何运用规律,哲学家专注于认识和把握规律。
1、论而不证,思想也;思想家只是谈论自己的思想,而不求证自己的思想的深层哲理;人人都能做到。
2、证而不论,浅语也;证明而不形成结论,专业的人能做到。
3、既证又论,哲学也;纪要经过缜密的论证,并得到观点,这才是哲学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