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销售给上司送礼被拒,怎么做上司人情

2025-04-10 15:23:1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你会送礼吗?

2、如何送礼让对方对你永生难忘?

何为“礼”?

“礼”是一个会意字,一边是一个衣冠楚楚的士大夫,一边是毕恭毕敬的动作。

送礼的焦点绝对不能在物上,而要聚焦在“动作”上,送礼就是送动作。

普通选手送礼会把焦点放在礼物本身。

高手送礼把焦点放在礼物传递的寓意上。

多数人第一眼看到礼物想到的是什么?

这个礼物多少钱。

如果被人猜中,那就不值钱了。

如果被人猜高,你会很难为情。

如果被人猜低,你更加难为情。

送礼的四个境界:

1、礼物能入对方的眼,简称“入眼”。

但凡入眼的礼物,靠的是精心包装,这些都是在价格、品质、档次等都差不多的情况才能比,如果价格差距过大,包装的价值就变成次要的了。

2、礼物能入对方的脑,简称“入脑”。

但凡是入脑的礼物,靠的是动听的话术,很多时候礼物可能一般,但如果有一番得体、得当的说辞,那这个礼物瞬间就会增色不少。

3、礼物能入对方的心,简称“入心”。

但凡是入心的礼物,靠的是赤诚的心,这时你不仅仅是为了推介产品,而是真心把客户当朋友,你是发自内心的为客户着想。

客户收的不仅仅是你的礼物,更是你对客户关心的那颗真心。

4、礼物能入对方神,简称“入神”。

但凡是入神的礼物,礼物仅仅只是一个媒介,通过礼物能让对方觉得,他是一个重要人物,你的礼物甚至能给对方神圣感。

当能做到这样的时候,对方就会视你为知己,你不仅在他心中留下烙印,还会让对方时常想到你。

这是人性中持久而难得的渴求,一旦你做到了,你就在他心中占据了绝对位置。

普通选手送礼送的都是有形的价值。

高手送礼那绝对送的是无形的价值。

你有本事让对方觉得重要,你此生必成大业。

什么时候送礼比较好?

不要把送礼固定成某个频率,这样变成了一道程序,既然是送礼物,那就应该有点惊喜不是吗?

回看袁世凯送礼。

袁世凯从榜上无名的学子,一步步成为纵横于晚清政治舞台的北洋军阀的鼻祖,继而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甚至还过了一把复辟的洪宪皇帝瘾。

有一天,慈禧召袁世凯在颐和园议事,袁世凯看到,慈禧身后站着的李莲英,不时在老佛爷耳边嘀嘀咕咕,知道这个李公公很重要。

就开始对李公公逢年过节送礼,而且是坚持若干年,不断地送,越送越大。终于有一天,李莲英觉得不安了,心想这人怎么送了好些年礼,而且越送越大,为何就是不提要办什么事呢?

于是,他就老想见一见袁世凯。但袁就是不见,说没有什么事,只是对公公表示敬意。可时间越长,李莲英就越不安。

时间耗了很久。

终于有一天,袁世凯主动通过人来约,要跟李莲英见面,李莲英见了袁世凯以后,没想到,袁世凯又给了20万的银票,说前面的人情不提了。

李莲英收了这张银票后问:“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袁世凯说:“很简单,下官是有点小事情,就是想请公公费心,带一份报纸给老佛爷看。”

这份“袁氏版”的报纸上说的都是,袁的政敌岑春煊干了和还要干什么什么坏事。这活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但这对李莲英来说太容易了。

不久,借李莲英和慈禧之手,袁世凯终于将政敌岑春煊等扳倒了。

后记:

不是去学他的手段,而是看他如此持续的送礼过程——这是送礼的核心。

人生最强悍的是,你一直付出,从没有想过要一丝一毫的回报,这是让对方崩溃最快的方式。

你不断地帮他创造价值,不断地帮助他,不管他有没有意识到,有没有感激你,没有任何的关系。

当有一天他知道之后,对你会充满暴风骤雨般的感激。同样,当你这样服务客户,客户误解也不解释,还是继续用心服务。

当有一天客户理解后,客户带给你的回报也是超乎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