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人民日报发布过一组数据:中国18周岁到35周岁之间的人赖床率高达95%,仅有5%的人遵循着严谨的作息规律。
当我看到这组数据时,没有丝毫震惊的反应,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状。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写过一句话:这一代的人,似乎更懂得如何让自己享受生活了。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原本希望在大学一展鸿鹄之志,结果大学四年下来,知识技能没有学到太多,衣服的穿搭和个人形象的保持技巧倒是学会了不少。
上了职场工作,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逆袭,最好是今天办公司,明天公司就上市,后天就能躺在家里数钱,却很少有人重视努力工作从而晋升的成功方式。
我记得自己在线下讲课的时候有一位学员分享过他的故事:
“在认识海哥之前,我以为每天七点起床算是起的很早了,因为身边同事大多都在七点四十才匆匆起床,然后早饭也来不及吃就上班,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愚蠢了。”
我听过很多这样的故事,一开始听起来很震惊,但是听多了就有些麻木,甚至时不时有点悲哀。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是否就是这样的人:
001
明明知道晚睡晚起不好,也想过很多方法去克服,并且按照这些方法尝试了几次,可是认为没有效果,就又回归到之前的生活节奏中。
002
你每天晚上十点睡,早上五点起,而我每天十二点睡,每天七点起,我们的睡眠时长都是一样的,凭什么你说早睡早起比晚睡晚起好呢?
003
什么早睡早起,晚睡晚起,我想几点睡就几点睡,几点起就几点起,生活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活着本来就很艰难了,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生活理念生活呢?
总结下来,大多数人对于作息都是这样的态度:
1.认可,但是做不到;2.非常怀疑,需要一个答案;3.不认可,生活随意点会更开心。
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很多,至于如何评价,我只能说环境真的很重要,我见过一直努力工作的年轻人,也有混吃混喝的年轻人。哪一种都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决定的,家境小康的年轻人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父母已经为他们铺好了路,只要继续前行就行,可以说是人生只是过给别人看的,但是也不乏比祖辈更努力的年轻人。
可能觉得过了三十岁,人生的阅历多了一些,但是一定要有坚持的目标,不然人生没有出路,一定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要让人生在荒渡,献给每一个在这个年龄迷茫的我们,不要去后悔。
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在这个追求名利的社会,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生活定位,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很高的目标,他们也会尽量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完善自我的。
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是初生的牛犊,啥都不怕,啥都敢做,啥都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