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正是父亲节前夕,在商场里,陪父亲买东西的人可真不少。而以上几句话,是记者在商场里听到的对于父亲的几种不同的称呼。关于“父亲”现在有哪些流行的称呼?记者在父亲节之际进行了调查。
称谓一 爸
“爸”,这是对父亲最常见的一种称呼,一般成年人比较常用。
称谓二 爸爸
而对孩子们来说,“爸爸”是最亲切的称呼。昨天,记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20多岁的上班族女孩们依然亲亲热热地喊父亲“爸爸”。一位26岁的白领小姐告诉记者:“我还是喜欢叫‘爸爸’,从小都是这么叫大的,顺口,也显得特别亲切。长大了怎么了?再大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呀!”
称谓三 老爸
“我管父亲叫‘老爸’,我们班同学好多都这么叫。”一个初中男生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老爸”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叫法,对于这一称呼,有专家解释道: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阶段,家长的权威地位已经动摇,他们更渴望父母与他们有一种平等的关系。“老爸”这种略带调侃的称呼正好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
称谓四 daddy
记者注意到,不少年纪较小的孩子管父亲叫“daddy”,这与这些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一位在21世纪实验学校上三年级的女孩说:“daddy,我一直都这么叫。”据了解,一些私立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多半都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他们的伙伴们也有不少是外国孩子。因此,称呼“daddy”也是这一群体的习惯。
称谓五 老爷子
小李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一提起父亲,他总是称“我们家老爷子”,“老爷子”是很多北京人对父亲的称呼。谈起这个称呼,小李动情地说:“一说‘我们家老爷子’就觉得自己的确长大成人了,父亲也老了,总有一种想照顾他的心情。”
称谓六 俺爹
随着方言土语在网络上的流行,“俺”这个词又成了新的流行语。如今,不少人习惯用“俺爹俺娘”称呼父母。在网上,“俺爹说了”这样的句子也比比皆是。
称谓七 老窦
对父亲最有意思的称呼莫过于“老窦”了。23岁吴明用“老窦”称呼父亲已经快5年了,50岁的父亲也乐呵呵地接受儿子这样的称呼。吴明说:“叫‘老窦’,就是跟港片学的。我和父亲一起看港片,他比我懂得的词还多呢!”
大概从清末中国一些像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等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在留洋中从西方吸收进来的。因为当时接收了很多西方现代文明,西装、钢笔、短发、白话文都是从那个时候留洋的知识分子带进来的。个人认为。
爸爸是俄罗斯的发音,与他们有关系
人出生后除了啼哭,自然会说出来的第一个音节是“妈”。而且,在世界上的所有语言当中,惟一一个发音相同、意思也相同的就是“妈”。
“妈妈”、“爸爸”这样的简单结构的、具有原始性的发音,肯定先于“母亲”、“父亲”这种强烈书面化、高度文明化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