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余胜海近日微博称:中国1990年货币总量1.53万亿,2011年85.16万亿,21年翻了59倍。美国货币总量同比增加1.99倍。美国规定货币发行量不超过GDP的70%,中国却超2倍。2008年前40多万亿元,今年6月已突破90万亿元,通胀压力难解,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如果还不拧紧货币的阀门,中国的问题将越积越多。
所谓“货币超发”,按照一般理解,是说货币总量高于GDP总量。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从1990年的1.5万亿扩张到2011年年底的85万亿的水平,上升了54倍,相对GDP规模从82%上升至180%,既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地区,也高过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以及同样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日韩地区。 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家庭、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30年里,大型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两次,一次是1994年,另一次是1988年,其共同特点就是货币的超量发行、经济过热和农业减产。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货币超量发行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节选自网上文章:我们印钞分两部分,一个是GDP+CPI,也就是内生性的货币需求,另一个依托的东西就是美元,为什么过去十年是我们货币暴涨的十年?主要就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全世界的热钱都往咱们这边跑,由于我们特殊的结售汇制度,美元到中国不能直接进场,而是要到外管局换成人民币再入场,于是进来多少美元,就得印出多少人民币,再加上我们既有的货币增长节奏,这下货币就大大超发了。
现在各国的央行都在超发货币,通过印钞票的方法来应对疫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印了这么多的钞票,会不会造成货币贬值,然后推升物价上涨变成通货膨胀了呢?但实际情况是,货币超发未必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