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级格式化 这属于磁盘的正常使用范围,对硬盘并没有不利的影响。 1、快速格式化 删除目标盘上原有的文件分配表和根目录,不检测坏道,不备份数据,它提高了格式化的速度,但牺牲了可靠性。这是最常用的格式化方法,对有坏道的硬盘,格式化之后需另行检测。 2、完全格式化 清除目标盘上的所有的数据。重新生成引导信息,初始化文件分配表,标注逻辑坏道,但不备份数据。 3、正常格式化 检测并备份数据(程序会要求用户指定另一磁盘或分区用于备份),检测并标注磁盘坏道,重建文件分配表。这会花费很长时间,但格式化后可以撤消格式化,直接恢复数据。 二、低级格式化 不属于磁盘的日常使用范围,是一种损伤性操作。 低级格式化是硬盘出厂的最后一个重要工序,它将硬盘划分出柱面、磁道、扇区,每个扇区中再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 通常使用者无需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其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块硬盘一生中一般只能低级格式化1-2次。
快速格式化:粗枝大叶的格式化
格式化:对每一个扇区进行逐个格式化,如果发现坏扇区,就会做标记,
windows将不再在往那里写入数据
这两种都是高级格式化即High level Format,两者的区别在于快速格式化仅仅是清掉FAT表(文件分配表),使系统认为盘上没有文件了,并不真正格式化全部硬盘,快速格式化后可以通过工具恢复硬盘数据,快速格式化的速度要快的多就是这个原因。不选快速格式化,普通格式化程序会将硬盘上的所有磁道扫描一遍,清除硬盘上的所有内容,不可恢复,普通格式化可以检测出硬盘上的坏道,速度会慢一些。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快速格式化,速度快一点。如果你怀疑硬盘有坏道,可以试用普通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