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尤其是在有儿子的家庭?

2025-05-15 14:09: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这句话承袭了过去的老规矩、老传统、老思想,与现在的真实境况有些不同。

过去的女人在家里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在家里没有地位,要听父母的话,凡事要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内外有别”、“男尊女卑”这些古老的家教、家规。

那时候生活水平低,靠人工种地、肩扛、背、手提,这些力气活都需要男人去做,女人的身体柔弱,只能打打下手或者在家里做家务。

那时由于粮食低产、产量低,家里经常捉襟见肘,即使男人出了很多力,家里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吃饭发愁,吃饭已经成了大事。

而女孩子大了就要出嫁,成了丈夫家的人,虽然父母家少了一份负担,但是结婚后的女人很少回来看望父母,因为她们自己也要照顾孩子、照顾丈夫、还要照顾丈夫家里的一家老小。

那时女孩子出嫁后,根本没有能力帮助父母、兄弟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父母认为女儿在家里白吃饭,结婚后自己啥也指不上,女儿结婚后帮着丈夫家干活,为丈夫家生儿育女、为丈夫家着想,父母白白浪费了财力物力,觉得女儿是“赔钱货”,父母“白白养活了这么多年”,到老了也不能为自己养老送终,这些任务最后都由儿子完成。

父母觉得:儿子才是家里的顶梁柱,有力气、能帮家里干活、种地,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因为那时候都是体力劳动,而这些工作绝大多数都需要男人来完成,所以父母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都是:养儿防老、家里的一切都要靠儿子。

儿子是父母的亲骨肉,从小把他们养大成人,为他们娶妻生子,在父母眼里,在儿子家里有底气,儿子可以依靠,有事缺东西向儿子开口天经地义。

如果向女儿开口就少了这份底气,因为女儿是别人家里的媳妇,有丈夫、有公婆、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父母有时想要麻烦女儿,还要考虑女婿,女儿夫妻会不会因为父母吵架。

父母的心里都是自己的孩子,他们任何时候都会为儿女着想,他们宁愿自己难点,也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虽然有的家庭有儿有女,但是遇到大事还要靠儿子出面支撑、当家做主,儿子始终是父母的主心骨。

出嫁的女儿虽然孝顺、心里也惦记父母,但是因为有自己的家、孩子、公婆、丈夫需要帮助,去父母家里的时间会少了很多。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女人有工作、有收入、有能力赡养父母,女儿因为自己有生儿育女的经历,更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也会更孝顺父母。

父母的陈旧观念很难改变,但是,父母恩难以报答,孝顺父母是儿女们的责任和义务,不管老人怎么想、怎么做,自己尽心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无论父母说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想父母就去看看,想回娘家住就去,买东西给父母是孝顺,兄弟都是亲人,买东西给兄弟是情意,他们都会记在心里的。

我个人认为:亲人之间不要想的太多了,有时间就多聚聚,因为任何时候,亲情都是人生里难以割舍、最珍贵的感情。

回答2:

这应该算是一种封建观念,客观上是不可取的。但是在一些人的落后观念中,仍有这种想法。他们认为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婆家人了,不能及时尽孝,就像泼出去的水。尤其在有儿子的家庭中,儿子要成为一家之主,嫁出去的女儿的存在感就更低了。实际上,只要处理好兄弟姐妹的关系,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一家人可以和和睦睦。

回答3:

这句话不仅仅在农村应验,城市家庭也不例外。女孩子嫁出去之后,其实回娘家的频率会很少,一年也就那么几次。如果这个家庭是有男孩子,那么随着男子的成家,父母会渐渐弱化女儿在心里的位置。

回答4:

其实嫁出去的女儿是相当于泼出去的水,因为女儿嫁出去以后就不再属于自己家的人,在有儿子的家庭里面是比较严重的。

回答5:

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独生子女多,嫁女儿和娶媳妇都一样,两个家庭都要兼顾,不要太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