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科学家可以转变成企业家?
四年前的2008年,柳传志大胆提出一个巨大的工程:扶持高科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科学家,使之向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转型。
这个巨大的工程就是“联想之星”。从最早与中科院合作,举办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到更大范围的联想之星“区域短训班”和“创业大讲堂”,再扩展到面向全社会范围、有布局有网点的“联想之星创业孵化基地”,联想之星四年来一直在探索并打通科技成果规模产业化的之路。
截至2012年11月,创业CEO特训班已举办五期,培训的学员总数达到288人。联想之星旗下的天使投资基金已完成近30个项目、总额近两亿元的投资。在联想之星天使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中,有六个项目已获得下一轮投资。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柳传志对联想之星的未来充满期待:“联想之星我们下了决心肯定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绝不会停下。凭的是什么?凭着我们自己的作风和文化。这里面没有过不去的坎。”
联想集团创始人 柳传志
联想之星发展路径
作为从中科院走出来的企业,联想控股于2008年决定与中科院共同成立联想之星,继续高科技产业化的路径。
从创立伊始,联想之星就承载了联想和柳传志太多的心血。“决定重返联想集团董事长的岗位时,我首先顾虑的一件事情就是联想之星项目是否因此受到影响。……联想之星这个全新项目的推广与实施如果有关键性的难度,我一定要自己出来拍板决策。”柳传志如此讲述联想之星的地位之重。
联想之星在筹备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11个城市,中科院系统的36个院所做了调研。最终,从各院所推荐的143个项目中挑选出首批30名学员。伴随第一期创业CEO特训班30名学员的结业,联想之星又成立了4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
为何“贴钱”提供免费培训后,又要继续提供资金支持?
“我们和一般天使投资的不同,就是通过培训的过程了解被投企业,使得我们的投资能够更准确,而投资的项目就超出了互联网服务这种门槛较低的项目。”柳传志一语道破创业CEO培训班和天使基金之间的关系,也指出了与其它天使机构的不同。
在联想之星天使投资基金的已投项目中,超过60%来自特训班学员。联想之星副总经理周自强介绍:“项目源很重要的一块是特训班。经过培训,经过一年甚至未来到了创业联盟,经过更长时间的观察和孵化以后,我们天使投资进去,并更加深入的对企业进行帮助。”
联想之星内部分为两支团队,一支是投资团队,专注于企业的筛选和投资,另一支是培训团队,专门为被投企业和特训班上的学员企业提供深入的增值服务。联想之星天使基金专注于种子期和极早期的投资:截止今年8月底,联想之星投资时还未组建公司的项目达到42%,投资时有61%的公司处于无收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