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蔗糖、柑橘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巴西主要种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麦、马铃薯等。由于灌溉面积微不足道,产量受气候影响很大。2002年,大米的产量为1048.9万吨(单产153公斤/亩),小麦的产量320.3万吨(单产98公斤/亩)。
近几十年来,巴西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迅速发展了大豆生产。1994年大豆面积增加到了1194万公顷,产量达2485万吨,2002年巴西大豆产量达到4190.3万吨。巴西的大豆产量已经超过了亚洲的大豆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近年来平均为国家获得近30亿美元的外汇。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为300万-400万吨,创汇8亿多美元,大豆饼粕出口大致在850万吨,创汇16亿美元,豆油出口达50万-80万吨,创汇约3亿美元。
从70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开始实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计划,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因此甘蔗的种植面积大增。与此同时,棉花本来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纷纷转产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结构也有明显的调整。此外,巴西的气候适宜于许多热带水果生长,柑桔和浓缩桔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香蕉、菠萝等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巴西在胚胎移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拥有2.3万名职工(其中科技人员1.3万),在全国设有2500余个办事处,其使命是将农牧业新技术直接传授给农业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