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肿了,一碰就疼,临床上多见于外耳道的皮肤长疖子,也就是说由于挖耳朵损伤了外耳道的皮肤和毛囊,继发的急性毛囊炎,和其他皮肤上长疖子是一个道理。或者由于近期反复进水引起耳朵潮湿,继发引起的急性外耳道炎,表现外耳道皮肤弥漫性肿胀,都会表现为耳朵本身的疼痛。另外,如果触碰疼痛加重,同时伴有耳鸣、耳闷、耳堵的感觉,应首选抗生素抗炎,可以口服,也可以采取静滴。根据个人主观症状,如果疼痛剧烈,甚至牵拉、牵扯同侧的头面部、下颌、耳后疼痛,考虑静脉点滴注射,或者适当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果外耳道疖子经过充分的抗炎治疗没有完全消退,形成脓肿,有隆起,外耳道肿胀的地方有明显的波动感,这时要到医院切开引流,把里面的脓液、分泌物彻底清理,然后用滴液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