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铎王朝君主顺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她的异母姊玛莉一世。
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 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许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克利斯托弗·马洛和班祖明·约翰逊;桂冠诗人爱德蒙•史宾沙将《仙后》献给她;法兰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内成为第一个环航地球的英国人;弗兰西斯·培根爵士发表了他对哲学与政治的观点;华达·罗利爵士和韩弗理·吉伯特爵士在北美建立了英国殖民地。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伊丽莎白为人谨慎,她的座右铭是“明察无言”(video et taceo,拉丁文,直译为“我观看,而且我沈默”)。慎于荣誉的颁发和显职的授与也是她在位期间的特征。在将近四十五年里,在英格兰只授与了八个贵族头衔:一个伯爵爵位、七个男爵爵位;在爱尔兰只授与一个男爵爵位。她并将枢密院的成员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后来再降至十四人。
维吉尼亚州(原来的英国殖民地现为美国的一个州)是以她“童贞女王”的称号来命名的。
玛丽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都铎王朝的第四任也是倒数第二位君主。父亲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她的母亲凯瑟琳王后是他父亲的第一位王后。
玛丽一世的主要事迹是曾努力把英国从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为此,玛丽一世曾处决了约莫三百多个反对者。因而被称为血腥玛丽或嗜血玛丽(Bloody Mary)。从此以后,Bloody Mary在英语中成为女巫的同意词。但是玛丽一世的宗教政策被她的继任者—异母妹伊丽莎白一世所大幅度修改。
而在她在位的时期,还有另一位名为玛丽的女王,那就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
维多利亚女王(英语:Queen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全名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英语:Alexandrina Victoria),是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衰落。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撒切尔女男爵,LG,OM,PC,FRS(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台湾译作玛格丽特·柴契尔或柴契尔夫人,港澳译作戴卓尔夫人。英国政治家,于1979年至1990年出任第70任英国首相。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英语:Diana, Princess of Wales,1961年7月1日-1997年8月31日),全名戴安娜·弗兰茜斯·蒙巴顿-温莎(Diana Frances Mountbatten-Windsor),娘家姓为斯宾塞(Spencer),被大众称为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她是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查尔斯(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的第一任妻子,亦是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亲生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