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想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的悲剧,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
时间:文章写于1992年,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氓灭美”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地点: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颐和圆毗邻。
内容:段落大意
全文共1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的美.
第二部分(7—10),写幽径的古藤萝的美.
第三部分(11—16),写藤萝的悲剧.
其作者为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四个终身教授中的一位。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