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色彩的审美意识,使色彩在人工建筑与周围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中占据重要位置。所以在建筑的设计阶段,需要建筑师考虑到色彩对环境的影响。1。建筑的色彩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色彩可以组合成各种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比与调和。色彩差异与变化程度大,对比就强烈;反之,对比就减弱。调和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巧妙配合与完美统一。“巧妙”与“完美”在于色彩调配上的比例恰当、结构有序、质感契合。当一个建筑被当作商业建筑来使用时,为它披上华丽的外衣可以吸引客户的眼睛,使其在经济角度起到广告效应,这时浓丽的色彩给建筑带来的是益处。而对于公建筑就未必适合。2。建筑的色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建筑的色彩从古到今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建筑遗产表明,建筑物或建筑群不仅表现出民族形式而且表现出民族喜用的色彩,这两者均有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反映着许多因素如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3。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的关系。建筑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看北京的故宫,研究中国的历史,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有严格的建筑色彩的使用制度。如,皇宫要采用黄色的琉璃瓦屋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宫殿群外的围墙采用的是红色,象征着中央政权。至于一般的市民建筑只能采用灰色。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采用的色彩也应该不同,这样才能体现出建筑美感。如疗养院、医院用白色或中性灰色为主调为好(图5),在心理上给人以清洁、安静之感;如公安局、法院等执法部门就应以深灰色为主,从心里上给人以庄严、公正之感;而居民小区,则大多以酱红色、浅粉色为主调(图4),这样从心里给人活泼向上的感觉……。但目前一些地区的建筑物,不管是什么功能,都喜欢用白色材料来装饰外墙,甚至有些政府公大楼也采用白色材料来装饰,这和其功能也是很不相称的,也很难体现建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