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使用流程中,涉及到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体系中的哪些票务系统?

2025-05-17 08:28: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北京
北京轨道交通早在1985年就开始进行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但应用较晚。2003年12月31日,北京第一套单线自动售检票系统在地铁13号线投入使用,这是一套基于磁票的自动售检票AFC系统,集成商为日本信号公司,系统单程票为一次性纸质磁票。为了响应北京市政府关于推行“市政交通一卡通”的理念,该系统也增加了对一卡通储值卡的支持功能。
2008年6月9日,北京轨道交通网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行、一票通行”和无障碍换乘。系统单程票为可以回收使用的超薄型IC卡,支持一卡通储值票的使用。
2上海
2000年,上海地铁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叠加了由上海生产的以上海公交卡作为储值票的系统,形成同磁卡和非接触卡城市公共交通卡,同时实现了地铁运营商与公共交通卡公司的数据交易与账务结算。2001年,上海地铁2号线投入运营,同步将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扩展到2号线。上海地铁3号线于2001年10月启用西班牙INDRA公司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使用一次性卡型纸质磁票。2002年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11个站开通,采用上海生产的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票采用与原地铁1号线兼容的塑质磁卡票,采用中央系统间互联交换数据。2005年12月建立了上海新标准的自动售检票网络化系统,完成了对原地铁1、2、3号线系统的改造,建立了4、5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设立路网清分结算中心,负责票卡发行、数据汇集处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