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朗朗为误传用法,无论在《辞海》,还是《第六版现代汉语字典》,都只有“书声琅琅”,没有“书声朗朗”。在中考和高考中认定“书声朗朗”为错误用法。书生琅琅才是正确用法。
读音:shū shēng láng láng。
出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朝。
原文: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其中闻书声琅琅,就是听见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的意思。
扩展资料
其他用法:
1、嵩阳书院兴盛之时,各地学子慕名而来,书声琅琅,弦歌不绝,在周围的佛道寺观之中,自然别有一番韵味。
2、下午的时光,普通的学校依然书声琅琅,但南城中学却静得宛若暑假,相对应的,街道上人烟稀少。
3、走进职教科技园,环境宜人,书声琅琅,花红树绿,心旷神怡。
其他相似词:琅琅上口,琅琅,珐琅,琳琅,琳琅满目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生琅琅
朗朗
基本解释: ①象声词,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书声~ㄧ笑语~。
②形容明亮:~星光ㄧ~乾坤。
琅琅
基本解释: 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