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油有什么用?

2025-05-15 00:36:4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竹沥(竹汁、淡竹沥、竹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窍之功效。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性味

味甘、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肝、肺经。

功效

清肺降火,滑痰利窍。

主治

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相关配伍

1、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一升服。(《千金要方》)

2、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要方》竹沥汤)

3、治风着人面,引口偏,着牙车急舌不得转,竹沥一升,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三物合煮,取一升,顷服之。(《医心方》引憎深方)

4、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5、治肺痈:竹沥60g,分3次,温开水冲服。(《安徽中草药》)

6、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古今录验方》)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0-60g;或入丸剂,或熬膏。外用:适量,调敷或点眼。

使用注意

寒饮湿痰及脾虚便溏者禁服。

药材性状

本品为青黄色或黄棕色的透明液体。具竹香气,味微甜。

药理作用

镇咳祛痰作用。

回答2:

竹子油,中药材名。本品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拉丁动物名:Rhizomys sinensis Gray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捕捉后,杀死,取脂肪炼油。功能主治为:解毒排脓;生肌止痛。主无名肿毒;烫火伤;冻疮。
竹鼠,体形粗壮,呈圆筒形。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8cm,尾长6-7cm,体重500-800g。头部钝圆,吻较大,眼小,耳隐于毛内。四肢短粗,爪强而锐利。尾上下均被有稀毛,成兽背部及两侧棕灰色并具光泽,毛基灰色,无白尖的针毛。吻侧毛色较浅。体腹面毛较稀,色浅。幼兽毛色较深,周身均为黑灰色。

回答3:

竹炭及其副产品竹酢液(民间叫毛竹油)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新型材料。由于经高温烧制的竹炭能放射远红外线,产生温热效应,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活化肌肉细胞,改善和优化人体内环境;能时时发放负离子,对人体全身皮肤产生滋润调湿效应,清爽安神安眠;能吸湿、吸附皮肤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氨等有害气体,对居室有害空气产生吸附净化效应,竹酢液对动植物组织细胞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吸收性。

回答4:

木竹子油为藤黄科植物木竹子和岭南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种仁的脂肪油。分布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味甘酸,性凉。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功效。治疗烧伤,烫伤,口腔炎,牙周炎,湿疹,痈疮溃烂,新肉不生等病症。